世界秩序_第54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页 (第1/2页)

    早在欧洲思想家根据欧洲的现实提出均势理论几千年前,《政事论》就提出了国家圈的体系。它与均势理论类似,但更加复杂。考底利耶分析说,毗邻的政体处于隐在的敌意状态。无论统治者多么信誓旦旦地对邻邦表示友好,一旦他的实力大增,总有一天都会发现颠覆邻邦是符合其自身利益的。这是自我保护的内在逻辑,无关道义。考底利耶就像2 000年后的腓特烈大帝一样,认为竞争的无情逻辑不容违背:征服者将(总是)努力增强自身实力,提高自己的福祉。22该怎么做不言自明:如果hellip;hellip;征服者占优势,即会发动战争;反之则按兵不动。23

    欧洲理论家宣布,达到均势是外交政策的目标。他们设想的世界秩序建立在国家间力量平衡的基础上。在《政事论》中,国家战略的目的是征服所有其他国家,打破阻挡自己走向胜利的这种均衡。在这方面,与其说考底利耶像马基雅维利,不如说他更接近拿破仑和(统一了中国的皇帝)秦始皇。

    考底利耶认为,比起追求荣耀,国家更大的责任是追求自身利益。明智的统治者会寻求与邻国的邻国结盟,从而建立起以征服者为中心的联盟体系:征服者会把国家圈看作一个轮子,他自己为轮毂,他的同盟为轮圈。他与同盟之间虽隔着别国的领土,但通过轮辐连在一起。无论敌人如何强大,在征服者及其同盟的两面夹击下都会落于下风。24然而,没有永远的联盟。即使在自己的联盟体系内,国王也应努力增强自身实力25,并设法加强本国地位,防止邻国结盟反对自己。

    考底利耶与中国兵法家孙子见解一致,认为最迂回的方法经常是最明智的:挑拨邻国之间或潜在盟国之间的关系,唆使一个邻国的国王攻打另一个邻国以防止它们结盟,然后自己即可用兵攻克敌国26。推行战略的努力永无休止。如果战略成功,国王的领土就会扩大,边界要重划,国家圈也会重新组合。需要对实力重新做出估计。有些原来的盟国现在可能变为敌国,原来的敌国也可能变为朋友。

    我们今天所谓的秘密情报活动在《政事论》里被视为重要的工具。情报人员在国家圈内的所有国家(不分敌友)活动,是从虔诚的修行者、行脚僧、车夫、流浪歌手、杂耍艺人、流浪汉和算命人27中间招募的。他们散播谣言,在一国内部或国家之间挑动不和,暗中破坏敌人的军队,并在合适的时机消灭反对国王的人。

    需要说明,考底利耶坚持说,这些无情行为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和谐的海内帝国,弘扬法(dharma);遵照神立的原则运作的永恒的道德秩序。28但是,他提及道德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