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节 (第5/7页)
忽必烈一向不满,他们无意讨叛,却千方百计寻找机会脱离他。 十三年(1276)脱黑帖木儿、昔里吉、玉木忽儿、灭里帖木儿等相约叛乱。元将八鲁浑、粘闽相应,并率所统兵投奔海都。宗王牙忽都率兵追袭,擒八鲁浑。叛乱的主谋脱黑帖木儿,以帝位诱惑昔里吉说:“帝位将归于你,合罕使我们和我们的父亲们受了多少侮辱啊!”“我们把那木罕和安童那颜抓起来交给敌方吧。”于是他劫持了北平王那木罕、诸王阔阔出、牙忽都和丞相安童,将皇子送往钦察汗忙哥帖木儿处,将安童送给海都,希望借此与海都结成共同反抗忽必烈的联盟。他们遣使说:“你们有大德于我们,我们对此不忘,现将企图攻打你们的忽必烈合罕的宗王和异密们送交给你们;咱们不要互相算计,要联合起来打退敌人。”但海都没有同他们结盟,却企图利用他们在漠北牵制元军,以减轻本身受到的压力。他回话说:“我们很感谢你们,我们正希望你们这样做,请留驻于原地,因为(你们)那里水草很好。”6他们受海都的指使向窝阔台、察合台的斡耳朵进攻,扬言拔都的儿子们、海都和宗王们正带领大军从后面赶来,迫使游牧于那里的蒙古部落迁徙。 秋天,昔里吉等进犯漠北,抄掠诸部,掠祖宗所御大帐,占领吉利吉恩,俘虏益兰等州断事官刘好礼。 十四年(1277),叛王分道东进。四月,驻牧应昌(今内蒙古阿巴哈纳尔旗东南)的弘吉刺部首领只儿瓦台(又作只儿瓦歹、只里瓦歹、只里瓦带、只里斡台、只儿瓦台、折儿瓦台)起兵响应,围忽必烈之女囊加真公主于应昌城中。忽必烈急调诸王伯木儿、彻彻都,中书左丞博罗欢等北上,以伯颜统军讨伐昔里吉等。博罗欢等在应昌大败叛军,擒获只儿瓦台。 昔里吉等越过杭海岭(今杭爱山),右丞相伯颜与诸王别吉里迷失、兀鲁兀台与钦察将领土土哈(秃秃哈)、阿速将领伯答儿领兵往讨。先后与叛王战于纳兰不刺、秃兀刺河(今土拉河)和斡欢河(今鄂尔浑河)。斡欢河之战,双方“夹水而阵,相持终日”,被叛王劫持的诸王牙忽都与土土哈暗通消息,以为内应,从叛军内部扰乱其阵,伯颜等乘叛军军乱,“麾军为两队,掩其不备”,大败叛军,土土哈夺回被叛王掠走的祖宗大帐,昔里吉等溃逃。 十五年(1278),土土哈逾金山,击败叛军连结的外刺、宽彻二部,缴获大量羊马辎重。昔里吉败走也儿的石河,脱黑帖木儿等逃往吉利吉思。这年冬天,元以镇国上将军、汉军都元帅、女真人刘国杰领左、中、右三卫兵,戍守和林。元朝政府军又夺回了对漠北地区的控制权7。 十六年(1279),脱黑帖木儿领兵南下,袭击杭海岭东。元军主帅别吉里迷失采纳刘国杰的建议,趁其“全军而来,巢xue空虚”,直捣谦河。大军迅速占领谦谦州,追其部众至乌斯。脱黑帖木儿慌忙回军,大败于谦河。元军“俘获生口畜牧万计”。次年春,叛军再次东犯,又被击败。十八年(1281),叛军内乱。脱黑帖木儿屡被元政府军击败,求援于昔里吉,后者不应。脱黑帖木儿怨恨昔里吉,于是他又以帝位煽惑蒙哥的孙子撒里蛮(蒙哥子玉龙答失之子),玉木忽儿不从,遭到脱黑帖木儿的征讨。双方交战之际,脱黑帖木儿的军队倒戈投奔玉木忽儿,他本人则被玉木忽儿的军队俘虏,交到昔里吉处,被杀。撒里蛮也不得不投奔昔里吉。昔里吉将他送往术赤后王火你赤处。当他们途经撒里蛮封地时,被撒里蛮的部众劫获,并把护送他的人抓了起来。撒里蛮带着自己的军队拦截了昔里吉的辎重队,并命令将辎重送往大汗处。昔里吉率军前来攻打撒里蛮,他的军队却投奔了撒里蛮,昔里吉被撒里蛮所俘。玉木忽儿得知这一情况后,又调集军队与撒里蛮作战,他的军队也同样倒戈投降,玉木忽儿又作了撒里蛮的俘虏。于是,撒里蛮率领着自己的军队和俘获的叛王前去投奔大汗。途中,玉木忽儿以大量珍宝向斡惕赤斤后王行贿,得以中途逃脱。昔里吉则在撒里蛮之前到达,大汗没有接见他,而是将他流放到一个气候恶劣的海岛,后来,他便死在那里。撒里蛮则受到了礼遇,大汗赐给了他土地和军队,但不久他也死去了。后来,玉木忽儿投奔了术赤后王火你赤,灭里帖木儿投靠了海都8。 古代风景画鉴赏昔里吉等的叛乱打乱了元朝的平叛部署,破坏了元朝在西北地区的控制、经营。使海都得以乘机休养生息和扩充实力。于是,他打回了阿力麻里,并不时sao扰天山南北。为了遏制海都势力的东进,忽必烈不得不调整部署。至元十五年,他以虎符授八撒察里,命他掌别失八里畏吾城子里军站事,以朵鲁只佩金符掌彰八里军站事。十六年,四川西道宣慰使、副都元帅刘恩进位都元帅,率蒙古、汉军戍守斡端,置屯、田于甘州。十七年,遣阿老瓦丁率兵戍守斡端,命万户綦公直戍守别失八里,置镇北庭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