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王朝(出书版)_第3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节 (第4/7页)

攻海都。同时,他选任聪慧辩识、办事果决的任拔都封地平阳地区达鲁花赤的乃蛮人铁连出使钦察、窝阔台汗国,并指示铁连先至钦察汗忙哥帖木儿处,与术赤后王结盟后,再至海都处。铁连既奉命,欲直造海都境,视其虚实,然后议于诸王。副者弗从,曰:“上命我辈先议于王,今遽造敌境,不可。”铁连曰:“亲承密旨,汝辈违则当诛。”副者惧而从行。即至,海都日召宗亲宴饮,将伺其隙谋害之。铁连乃厉声斥之曰:“且食,勿语!望语言脱口,相摭为罪耶!”良久,海都曰:“直哉!”海酒半,铁连求衣为欢,海都嘉其雄辩,将解与之,其妃止之,以皮服二袭付之。因语其属曰:“为使者当如是矣。”厚赠以行。既至拔都蒙哥铁木王(即拔都孙忙哥帖本儿——引者注)所,具告以故,王曰:“祖宗有训,叛者人得诛之。如通好不从,举师以行天罚,我即外应掩袭,剿绝不难矣。”铁连还,悉以事闻,因言于帝曰:“海都兵繁而锐,不宜速战,来则坚垒待之,去则勿追,自守既固,则无虑矣。”帝深然之。

    八剌按照忽必烈的意图,掌握了察合台汗国的统治权;铁连的出使又得到了钦察汗配合讨叛的承诺,忽必烈成功地争取到了钦察汗和察合台汗的支持与合作,孤立了海都。同时铁连也掌握了海都的动向,并提出了所以制服海都的措施。忽必烈采纳了铁连的建议,虽然海都反状已明,却没有先事兴兵讨叛。“海都觇伺拔都王(即钦察汗忙哥帖木儿——引者注)为备已严,意乃帖然”3。

    但是,海都仍担心同时也不甘心受到忽必烈的威胁,至元三年(1266),他进入高昌王境内,sao扰并掠夺了亦都护的属民。五年(1268),又击溃并洗劫了他们附近的、依附于(蒙哥合罕之子)玉龙答失的纳邻,再次引兵东向,进入高昌王境。忽必烈自岭北发兵,迎击海都于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破城子),乘胜追至阿力麻里。钦察汗忙哥帖木儿和察合台汗八剌也按照忽必烈的意图,聚集力量进攻海都。腹背受敌的海都兵败后先与忙哥帖木儿讲和,然后集中兵力迎击八剌。在胜负难分的情况下,窝阔台的孙子钦察斡忽勒居中调停,使他们停止互相攻击并结成了安答。此后,察合台、窝阔台两系联合攻打伊利汗阿八哈。在与阿八哈的战争中,八剌溃败并向海都求援。海都又乘机掠夺了八剌的财产并控制了察合台汗国。

    至元七年(1270),八剌死,海都主持了八剌的丧事,先后立尼克拜和不花帖木儿掌管察合台汗国事务4。八剌和阿鲁忽诸子不服,举兵攻击海都,察合台与窝阔台后裔间再一次爆发战争。八剌长子伯一帖木儿和阿鲁忽的儿子出伯、合班投奔了忽必烈,后来,贵由的孙子察八忒也离开了海都,带着一些异密归附了忽必烈。不花帖木儿死后,由海都主持,又将察合台国的统治权交给了八剌的儿子都哇(《元史》又作笃哇、都瓦、朵哇)。察合台汗国又成了海都与蒙古大汗对抗的同盟。

    鉴于海都势力的扩张,忽必烈一方面遣使令其罢兵,一方面加强了漠北和林和西北别失八里、火州、斡端等地区的防务。他派遣户部尚书、宗正府扎鲁火赤(扎鲁忽赤)畏吾儿人昔班出使海都,“使之罢兵,置驿来朝”。又于至元七年,以永兴府达鲁花赤汉人刘好礼为吉利吉思、撼合纳、谦州、益兰等五部断事官,治益兰。好礼“即于此州修库禀,置传舍”5,迁入中原的农民、军人进行屯垦,设工匠局管理迁入的工匠,意在将这一地区建成防御西北诸王的根据地。

    至元八年(1271),忽必烈派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南木合)驻守阿力麻里。十年(1273),尼克拜与海都相攻,元军又乘机进兵察合台封地。

    十一年(1274),元朝在天山南北的别失八里、斡端(又做忽炭,今新疆和田)、鸭儿看(叶儿羌,今新疆莎车)、沙州(今甘肃敦煌)等处置水陆驿站,加强西北与内地的交通往来,以便及时支援前线。

    十二年(1275),叛军至漠北,围皇室祖陵。三日不去。八月,忽必烈再命那木罕率诸王镇守漠北,总领诸军,命木华黎四世孙、丞相安童辅佐,备御海都。随同镇守的还有诸王阔阔出(忽必烈第八子,那木罕弟),蒙哥的儿子昔里吉(又作失列吉、习列吉、失列及、失里吉、昔列吉、昔里吉、昔里——引者注),阿里不哥的儿子玉木忽儿(又作药木忽儿、约木忽儿、要木忽儿、要不忽儿、要忽儿、要木忽而、要木忽尔、要术忽尔、药木忽尔、岳木忽、岳木忽而、岳木忽尔、籰木忽尔——引者注)、灭里帖木儿(又作明里帖木儿、明里铁木儿、明理帖木儿、灭里铁木儿、灭里铁木尔),大汗诸弟岁哥都的儿子脱黑帖木儿(又作脱脱木儿、脱帖木儿、脱铁木儿、脱脱木、脱别铁木)、斡鲁忽台(又作兀鲁兀台),以及斡惕赤斤的孙子、忽必烈从弟察剌忽(又作札剌忽)等。但蒙哥和阿里不哥诸子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