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节 (第2/4页)
称为狗rou将军,还被人戏称为三不知将军,即不知自己有多少姨太太,不知自己有多少条枪,不知自己有多少钱。 丢掉了江浙的孙传芳带着残部跑到济南,托庇于安国军,结果也被贪婪无耻的张宗昌压迫得有些气都喘不过来。 可想而知,这两支部队的战斗力只能是奇差无比了。 北伐军进攻山东的战事,简直是势如破竹,很快在济宁一带就将张宗昌的所谓安国军第二军主力击溃,孙传芳更不敢久留山东,直接渡过黄河北逃,直接托庇于张雨亭。而向济南溃退的张宗昌,则被北伐军死死盯住,一路追击至济南近郊,以至全军溃败不可收拾,最后只好孤身一人逃入日本人地盘。 张宗昌也不敢回东北面见张大帅,只好宣布下野,流亡日本。 济南城里到处都是溃散的张宗昌第二军残部。北伐军趁机以肃清治安的名义,立即派兵挺进济南城。 这个时候,一场震惊中外的巨大事变发生了。盘踞在济南的日本人悍然出手,出兵攻击进入济南的北伐军部队。 南京政府根本没有预料到日本友人会出兵攻击北伐军,在接到前方部队被围的消息时,还在幻想是不是误击事件。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甚至以顾全大局的名义,紧急下令各部队不得向日军还击。 结果就更是悲剧了。 日本人从来没有误击的概念。整整七千北伐军在不得还击的命令下,被迫放下武器成了日军第六师团的俘虏。日军师团长福田彦助直接将一个最后通牒发给蒋介石,狂妄地命令南京政府,所有对抗日军之部队,必须在日军阵前解除武装,听候处置。 北伐军被迫决定退出济南城,绕道北上追击孙传芳。结果这个命令,还没有正式下达一线部队,就被蒋介石身边的高级顾问日本人佐佐木提前密告福田师团长。 看到中国人如此不合作,恼羞成怒的福田师团长直接下令实施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一日之内,济南城内部分被俘的北伐军和大批无辜平民被杀一万一千多人,血流成河,尸横遍地,惨不忍睹。 在日寇的嚣张气焰的凶残行径面前,南京政府最后居然选择了妥协,不仅刻意回避了日本人的烧杀掳掠,甚至秘密给付了所谓赔款,才算是打发了事。日本人在英美的压迫下,虽然没有能够得到山东,但是总算不是空手而归,勉强退回了辽东半岛。 济南惨案震惊了全国。原本很多对日本存在幻想的中国人栗然而惊,更多的人则是对南京政府失望之极。 可以将自己的军队绑好手脚送给别人去屠杀,也可以对自己的子民被无辜杀戮毫不在意,这就是整日里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挂在嘴上的南京所谓革命政府的真实嘴脸。 蒋介石下达的那个不准还击的命令,成了最致命的政治把柄。日后,还有一位少帅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结果很多人张冠李戴,将蒋介石在济南下达的这个命令移动到少帅下达的相似命令上来,竭力为同样走上耻辱柱子的少帅辩解。仿佛济南没有发生过惨案,蒋介石下达的不准还击命令是日后发生似的。 抓住蒋介石的这个错误命令,在军事对抗中失利的汪精卫开始了大肆口水抨击。狼狈不堪的蒋介石,极尽全力应付政敌的进攻,被迫暂停了更进一步的北伐战事。 世事无常,人心更是叵测,不准还击日军的蒋介石日后虽然犹豫不断,但却最终没有投降日本人,而大肆抨击蒋介石错误命令的汪精卫,却在民族危难之际投降了日本人,成为了可耻的汉jian。 军阀治世,国力孱弱,济南多事之秋,新乡也是惨淡收场。 冯治安的西北军第十四军被围住已经多日,军械弹药均匮乏已久,粮食更是消耗殆尽,新乡一带能够找到的野菜都被啃食一尽。偏偏几日来连续下雨,虽然也迟滞了救世军的进攻,但是更让第十四军又冷又饥,就快连枪都拿不动了。 四面楚歌之下,冯玉祥派人找吴子玉谈判,希望能够放西北军一马。吃尽了冯玉祥倒戈苦头的吴子玉丝毫不为所动,强调必须缴械投降。 这边谈判还没有结束,冯治安的第十四军已经出现大规模的成建制投降,乃至最后差点成了孤家寡人的冯治安一见势头不妙,也赶紧投降了事。 大势已去的冯玉祥只好通电全国宣布下野,残部不是向阎锡山投诚,就是向安国军投诚,甚至还有就地散伙的部队亦为数不少。 西北军的团体从此烟消云散。 治政尚可,治军不行的阎老西,终于为他的短浅眼光付出了代价。 在北方军的撮合之下,最后一个以西北军番号自居的陕北镇守使井岳秀的榆林步兵师,颇有些不甘心地向救世军投诚,成为了救世军麾下的作战序列。 井岳秀派到汉口谈判的将领,就是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