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_第13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4节 (第1/4页)

    第八军在徐州的溃散很快震动了陇海线各个战场,以至于引发了一连串让人措手不及的变化。

    在徐州溃散的第八军,害怕受到冯玉祥责难,干脆分成了很多部分分道扬镳,大部分选择了绕过济南投奔占领京畿的安国军,小部分南下投靠了南京政府。

    徐州以西负责阻击的石友三部,是最早得知徐州失败的惊天消息的。秉承冯玉祥的优良传统,善变的石友三马上意识到西北军即将再次失败,一不做二不休,居然带着自己的手下,撇开纠缠的救世军部队,甩开脚步南下投奔了惊喜若狂的蒋介石。

    战场意识敏锐的吴子玉马上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只派出少量部队东进徐州支援,调动主力部队转向北方,与郑州的第三师等部队,一举将西北军的主力冯治安部合围在了新乡一带。新组建的三个轻装步兵师则拉开架势,摆出一副要和晋军大打出手的样子。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听到徐州失利之后,阎老西居然毫不顾忌盟友的安危,强令东出参战的晋军西渡黄河,返回山西防守。

    冯玉祥连同他的西北军,一下子陷入了众叛亲离、四处无援的凄惨境地。

    唯一有所动作的,反而是南京政府的蒋介石。意外收降了石友三部之后,显然是对倒戈将军的部下会不会依然是倒戈将军的问题存在很大疑问,蒋介石一边紧急拨付了一批粮饷慰问石友三,一边命令石友三部休整数日后,马上向徐州重新发起进攻。

    狡诈的石友三自然清楚这个命令不过是削弱杂系势力罢了,只是拿人手软吃人嘴软,不好意思不应付一二,加上周边地区北伐军部队又在源源不断开来,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几天之后,石友三部会同一部北伐军,开拔北上准备重占徐州。南京政府给出的对外口号是收复徐州,驱逐救世军,保障陇海线的铁路交通安全。

    仗打到这个份上,任凭谁都知道据守徐州火车站的神秘警察部队,肯定是北方军的部队,否则哪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冯玉祥也真是倒了大霉,干吗惹谁不好,总要去找块石头碰自己的脑袋。

    心中不安的蒋介石,赶紧喊出了保障陇海线安全的口号,以示自己是清白的。

    没有人知道,据守徐州火车站的两个北方军步兵营,撤下来后能够囫囵回去的,已经不足四个步兵连建制了,大部分都阵亡在了遥远的徐州。在缺乏后援的情况下,一支非野战部队能够打成这样已经非常可以了。

    坐在重新恢复通行的陇海线火车上,屁股下就是一袋袋的面粉,手上绑着医疗纱布的王河山,看着缓缓离开视线的徐州城,眼中涌出一股难以明喻的神情。在那个到处是铁轨的火车站里,他的连长、排长,以及很多兄弟都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第五十七章 山西归吴

    浓厚的硝烟,被强劲的东南风吹拂之下逐渐消散而去。不费一枪一弹占领徐州的救世军部队,在北方军部队撤出徐州火车站后,很快也弃守徐州,一溜烟地跑回了商丘地带。南京政府的北伐军和石友三部,正缓缓逼近徐州。

    要不是石友三多次刻意拖延,这支联军说不定早就已经在徐州和救世军接上仗了。

    救世军的主力正在围歼西北军的主力冯治安部,其他部队也需要压住晋军,根本没有实力对付重新北上的北伐军。

    徐州被救世军占领并不符合南京政府的利益,所以北伐军北上夺回徐州就是势在必行了。尤其是当有心人知道占据徐州火车站的那支神秘警察部队,已经开拔离去的时候,原本多次指责石友三磨蹭拖延战机的北伐军部队,突然抛下石友三的部队,强行军冲进徐州,成为了收复徐州的首要功臣。

    友军忽然奋勇向前的行动,让提心吊胆的石友三摸不着头脑,半响之后才意识前几天的缓慢行军自己原来是给友军当猴耍了。

    等待反应过来的石友三,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徐州的时候,克复徐州的功劳已经不属于他的第十三路军了。

    心有有些恼意的石友三马上怂恿北伐军北上济南,彻底摧毁孙传芳的势力,以竟第二次北伐全功。

    北伐军前线指挥部怦然心动,几番商议后果真派出部队北上济南,一边积极派员积极和日本人协调,一边调兵遣将准备对占住济南以北的张昌宗部以及孙传芳余部进行彻底歼灭。

    南京政府的多数高官都有在日本留学的经历,和日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所谓的国父孙大炮还有一个未曾明示的日本妻子。因此,南京政府自以为只要积极交涉,再让出一点利益,日本人还是会同意北伐军占领山东的。

    至于张宗昌的部队,则是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张雨亭顺势南下山东抢地盘的部队。张宗昌一到达山东就立马将其视为自己地盘,强征暴敛,无恶不作,不仅被其他军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