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碧海风情 (第17/20页)
堂不仅仅是教堂,它还是一座堡垒。战争时期,它曾被当作战斗堡垒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当地居民受战火波及的程度,算得上是教堂中的“非主流”了。沐浴过战火的比略奴爱巴教堂没有一丝“硝烟气”,仍然庄重、静穆、温和,静静守护着教徒们的精神家园。 为婚礼而装扮的教堂内部 ◎米亚阿戈奥教堂 除比略奴爱巴教堂外,米亚阿戈奥教堂也曾被用为军事壁垒。米亚阿戈奥教堂矗立于菲律宾中部班乃岛,建于1787年,前后耗费十年时间修筑,专为抵御外敌而建。从外观看,以黄色砂岩当作原料的米亚阿戈奥教堂低矮而坚固,外表朴实无华,处处透露出“因地制宜”的特色。 外表朴实并不意味着内容粗糙。米亚阿戈奥教堂的建筑细节雍容大气,颇具贵族风姿。教堂主体建筑两旁立有两座尖塔,尖塔上刻有美观精巧的雕刻。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雕刻大有文章。它们不是巴洛克建筑中常见的花木图案,而是具有动感的人形图案,用人的肢体动作传递出不同信息。原来,这些肢体语言是当地居民对宗教复杂专业术语的诠释。为了让瞻仰者明了宗教术语的含义,当地居民将这些诠释刻到了塔尖之上。 这些雕刻线条优美流畅,组合精美绝伦,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其实,雕刻的每一个转折,每一个动作,都是当地工匠的杰作。他们从未受过专业的美术训练,仅凭借精湛的技术和想象力进行雕绘,却丝毫不逊于大师手笔。 塔尖的特色雕刻成为米亚阿戈奥教堂最具吸引力之处。每年,上千游客从世界各地赶来,欣赏着古早的神秘图案,为思绪插上翱翔的翅膀,领略历史长河中闪烁的智慧晶光。 椰zigong:为自己代言的博物馆 菲律宾素有“椰子国”之称。作为该国的主要农业经济作物之一,椰子被菲律宾人民广为种植。如今,菲律宾椰子产量和数量都跃居世界首位,为菲律宾带来巨大的经历效益。为昭显椰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菲律宾政府在马尼拉湾附近,建造起一座完全以椰子为原料的椰zigong。这座以椰子为主要原材料的建筑名为“宫”,实际上是不放陈列品的博物馆。毕竟,博物馆每一块砖瓦,都足以成为椰子的代言人。 椰zigong ◎全身都是宝的椰子 椰子是棕榈科植物,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和稻谷、蕉麻等经济作物有所不同,椰子树、椰子茎叶、椰子汁、椰子rou都有不同用途,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椰汁清甜可口,可生津止渴,利尿除湿。椰子rou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是药膳中的佳品。椰rou榨油后剩下的椰子饼,是饲养家禽、家畜的高营养食物,可以提高饲养畜禽的体质和免疫力。椰油和玉米油、橄榄油类似,胆固醇含量低,长期食用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关于椰子,菲律宾当地居民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就是“椰子会长眼睛”,掉落时自动避开人员经行的时刻,不会砸到人。不过,这个说法无证可考,只可当作逸闻趣事一笑置之。 ◎处处椰影的椰zigong 走近椰zigong,大门上精致的几何造型图案格外博人眼球。匠心独具的工匠们用椰壳片巧手拼成各种图案,装点出一份玲珑巧思。远看椰zigong,屋檐下的粗大圆柱为整座建筑增添了庄严气象。不难看出,这些圆柱都由整根椰树树干制成。椰zigong的房顶不设瓦片,全都是木板搭成。这些木板都由树龄超过70年的椰子树树干制成,材质细密,纹路清晰。据说,为保证整体性和美观性,整片屋顶整整耗费了2000多棵椰树。 走入餐厅,迎面是一张长约11米的餐桌。可别小看这张餐桌,它足足由4.7万块椰壳片镶嵌而成。椰zigong内的家具、工艺品、灯具等,都由椰树或椰壳制成。最让人拍案称绝的莫过于高达2米的落地座钟。这尊座钟是不折不扣的椰钟。且不说钟身、指针全由椰树制成,最令人惊讶的是,它连整点报时都设置成敲击椰壳的清脆声音。 曾有游客提出,椰zigong为砖混建筑,搭建宫体的砖和椰子可全不搭边了。其实,搭建椰zigong所使用的砖由椰子毛壳中的纤维混合水泥制成,是不折不扣的“椰砖”。就连宫中铺设的地毯,都包含了椰子树皮、树叶和椰壳提取的纤维。在椰zigong内,处处都离不开椰子的影子。无论漫步到哪一个角落,都有淡淡椰香沁人心脾。 椰zigong外,百余棵椰树绕宫成林。每到椰子成熟季节,都有工人现场展示爬树取椰的利落身手。他们用随身携带的小斧砍开椰壳,请在场游人免费品尝香甜的椰汁。让游客从视觉、嗅觉和味觉上都能感受到椰子的独特魅力。 马尼拉大教堂:菲律宾教堂之首 在菲律宾共和国,马尼拉大教堂是天主教的中心教堂。马尼拉上层社会的达官显贵们,都会将这里作为子女婚礼、受洗的首选,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对菲律宾天主教徒来说,马尼拉大教堂不仅是一座教堂,更是菲律宾各地天主教徒心中的圣殿。 ◎建筑艺术:融贯东西的风格 在菲律宾,教堂建筑多采用墨西哥巴洛克风格,外观及内饰富丽堂皇,很有几分殖民者炫耀胜利的奢华风格,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