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风光:一带一路上那些国家的地理人文(套装10册)_第二章 历史尘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历史尘烟 (第9/11页)


    11世纪下半叶,马立克沙去世,王室诸子争位,皇族内讧不断,庞大的帝国开始出现裂痕。此时,塞尔柱王朝开始实行军事封建制,任何人只要有军职就可以成为“采邑主”,领取份地“采邑”。采邑主有权向农民征收田赋,并将其中一部分缴入国库。按照伊斯兰教的法律,采邑不能继承,只能在担任军职期间占有。但是,贪婪的采邑主渐渐将自己的采邑变为继承私有制,特别是那些拥有私人军队的大采邑主,后来连上缴国库的那一部分也不交了。

    在这种情况下,塞尔柱王朝逐渐分裂成12个大封地,占有者之间频起争斗,各种暗杀活动此起彼伏,刚刚分裂的帝国又陷于风雨飘摇之中。1194年,花剌子模趁势起兵推翻了塞尔柱王朝,成为伊朗新的统治者。

    塞尔柱王朝彩釉碗

    蒙古汗国时期

    13世纪初,欧亚大草原东部的蒙古族游牧部落崛起,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被推举为大汉,尊称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虽然曾经率领西征大军入侵伊朗,但是过了几年即撤军回国,后来他的孙子在此建立起统治机构,伊朗随之进入蒙古汗国时期。

    旭烈兀和皇后脱古思可敦

    脱古思可敦是蒙古克烈族公主,她原本是要嫁给旭烈兀的父亲拖雷,但是拖雷在成婚前去世了,于是便按照蒙古习俗嫁给旭烈兀为妻,后来以随旭烈兀军队出征闻名。

    ◎蒙古大军的入侵

    1215年,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率领的一小队蒙古骑兵在边界与花剌子模发生小冲突。当时,成吉思汗希望能与邻国保持和平发展的商贸关系,可是花剌子模在外交中一再失误,先是杀害蒙古派往中亚的数百名商人,然后又羞辱并杀害前来调解的蒙古使者。这两件事彻底激怒了蒙古人,成吉思汗于1219年秋季率领蒙古大军悍然入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鸡犬不留,并将伊朗的许多名城古迹付之一炬。

    不过,蒙古大军这次西征并没有在伊朗建立统治机构,1224年初便撤军东归。1253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率领十万大军再次入侵,三年后在伊朗的大不里士建立伊儿汗国。1258年,旭烈兀又率军攻占巴格达,消灭阿拉伯帝国的阿巴斯王朝,然后占领了大马士革。当时,作为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伊儿汗国,其疆域东至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达高加索,南抵阿拉伯海,达到了鼎盛时期。

    起初,蒙古侵略者与被征服的伊朗人在语言、生活习惯、宗教习俗上互不相融。他们用非常粗暴简单的方式,野蛮压榨当地的居民,在最初的几十年里从未关心过国家的发展。后来,生活在伊朗的蒙古人学习波斯语,皈依伊斯兰教,渐渐改变了游牧习俗,转而从事农耕,国王本人及其军队也开始改信伊斯兰教。

    帖木儿俘虏巴耶塞特一世

    奥斯曼帝国巴耶塞特一世向东扩张,激怒了更加强大的帖木儿帝国,双方爆发了战争。1402年,在最后的安卡拉战役中巴耶塞特一世兵败被俘,并于次年去世。

    1316年,伊儿汗国出现内部纷争,不久便迅速瓦解,分裂成若干个小王朝互相攻杀。1355年,大不里士的一些地方贵族乘机独立,形成了割据局面,其中的蒙古贵族哈桑父子建起了札剌亦儿王朝,但很快即被突厥人的帖木儿帝国所灭。

    ◎帖木儿王朝

    1370年,出身于蒙古巴鲁剌思氏部落的“铁跛子”帖木儿占领了撒马尔罕。他将此地设为都城,建起了帖木儿王朝。

    帖木儿原本是个匪首,不但工于心计,而且心狠手辣,他带领军队肆意屠杀被征服地区的人民,掠夺他们的财富,还将技艺娴熟的手工业者掳走,押解到布哈拉城和撒马尔罕城去建造清真寺和宫殿。

    面对伊朗人民的反抗,帖木儿的镇压手段非常残暴。1387年,他下令残杀当地居民,将七万多人的人头用来建筑金字塔。伊朗人民恨透了这位暴君,时刻等待着起义的时机。

    1405年,帖木儿出兵远征中国在途中病死,国内各封建主之间顿起纷争,只剩下中亚细亚仍接受帖木儿王朝的统治,但他们之间也时常发生内讧、自相残杀。这时候,土库曼的游牧部落在底格里斯河上游的迪亚巴克尔地区兴起,分别建立了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

    1410年,黑羊王朝从帖木儿王朝夺取了阿塞拜疆南部、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伊拉克,建都大不里士,白羊王朝占据了两河流域的部分地区和亚美尼亚的一部分。等到1468年,白羊王朝又吞并了黑羊王朝,将都城迁往大不里士。

    萨法维王朝

    1501年,堪称伊朗第三盛世的萨法维王朝建立。这一时期的伊朗不但经济贸易空前发达,文化艺术、工艺美术、建筑制造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当时的首都伊斯法罕是“丝绸之路”南路所途经的要站,也是古建筑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