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7 (第1/2页)
了吧。” 皇后这段时间总这样写了烧,烧了又写的。 青素早就见怪不怪了,也并不好奇写的是什么,听了吩咐便取了火折来当着皇后的面烧了。 做完这一切,刘秀还没回来,刘鸾也没有醒。 郭圣通闲来无聊,又不想读书,便在软榻上歇了,闭眼想些事。 她写的不是旁的,都是这些时日对各地时况的感想。 前世的她说废后不关外戚的事,说她目光狭隘。 那她便跳出去,放眼天下。 天下以什么最重? 郭圣通以为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子。 扫六合的秦始皇算得上气吞山河了吧,却还是叫霸王烧了阿房宫,终究没如他的意把江山传到未来的秦万世手里。 前汉起于高祖,连出了三代英主,却还是亡在了王莽手里。 天子其实不能统御一切,他的权力都来自于天下万民的臣服。 河清海晏时,万民自然匍匐在地。 但一旦连活下去都是奢望了,会有无数人揭竿而起。 刘秀便是这样坐的天下。 所以,这天下最重的是万民。 郭圣通只要赢得了民心,就赢得了一切。 可怎么赢? 这是她思考最多的问题。 她问过青素:“百姓最关心什么?” 青素想也没想地就答道:“民以食为天,只要能吃饱穿暖就行。” 她听了愣怔了半天。 这愿望也太简单了吧。 随后又忍不住苦笑。 并不是人人都像她这么好运气,能生在富贵人家,打小就不用为生计发愁。 她把被扯上来盖住脸。 天下万民有为商也有做工的手艺人,但占大数的还是农人。 刘秀和她说过农人的耕作生活,这段时间她又查阅了些资料。 农,以耕田种稻为主。 既如此,便得有牛。 高祖开国时,牛马难得,便连天子出行也凑不起四匹雪白的高头大马。 为了使牲畜繁衍,高祖下令:“盗马者死,盗牛者死。” 到武帝即位时,许多地区“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 有了牛马,农耕活动就简单了许多。 单纯依靠人力,实在是劳累而寡功。 耕完了地就得播种,还得除草施肥,等着长成可真得耗尽心血。 刘疆三兄弟听刘秀说完这个后,好长时间都是数着碗里的米粒吃饭,再不敢有一点浪费。 郭圣通蹙了蹙眉,她记得刘秀还说过那些农具的名称。 翻土的叫铲,除草的叫锄,收割的叫镰。 耕地的叫什么来着? 一时间还真想不起来了。 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能好好改进下农具提高下生产效率想比是极有帮助的。 可她长这么大都没亲手养过花,最多培培土。 回头得让宫人们找套农具,她得在长秋宫前亲自耕地试一试。 都说农人看天吃饭,若是逢着旱年,灌溉便是极为重要的了。 自战国起,历任掌权者都很是重视水利工程。 武帝时,自关东运漕粮从渭河到长安需半年的时间。 由水工徐伯开漕渠后,一下使运输时间缩短了一半不说,还顺带着灌溉了沿途的万顷土地。 又引汾水灌汾阴下,后因着黄河移徙,水渠失了作用,便又把河东渠田交由越人耕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