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春山_眠春山 第1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眠春山 第135节 (第1/3页)

    边集的东西很便宜,一块砖茶能买很多。

    比如吉雅手上拿的一个大罐子,她没拆开,“这一闻就知道是藏族那边的生牛rou酱,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反正吉雅讨厌极了,那种猩红的色泽,不知道加了什么藏药的扑鼻气味,吃下一口肚子里跟有一团火在烤。

    姜青禾对民族风味的东西很能接受,她盘腿坐在地板上,兴冲冲地拆开,用勺子刮了一点,然后长长的呼气,默默地将罐子推远了点。

    啊,好烈好麻,不适合她。

    吉雅又递给她一小壶酒,“这个你尝尝,藏族的黄酒,他们叫帮羌。”

    姜青禾并不爱喝酒,不管是现代的米酒、啤酒,又或者是这里的黄米酒等,黄酒就更不爱喝了,总觉得有股异样的酸。

    她硬着头皮喝了口,咂摸了一下,刚开头酸,后面品着有点甜,口感挺好。

    但她没那么喜欢,想着徐祯应该爱吃。

    她不知道去采买的人,是不是每样都买了些回来,她和吉雅坐在这里从天还亮着翻到夕阳西下,才大概翻完。

    除了有皮子、地毯外,一大批来自藏族的红米、野生花的蜂蜜,很香,比洋槐蜜还要香,皮薄果大的核桃等,甚至还有藏族妇女穿的嘎落鞋,一种黑底白鞋面红羊毛做边的鞋子。

    当然这些东西姜青禾看过后,她被这份心意感动外,另一样东西,让她觉得在继蒙古包之后,又觉得被珍重,想要落泪。

    是一套正宗的蒙古族服饰。

    牧民们自己穿的都是那种简略的衣裳,男人基本穿棕的肥大长袍,没有太多的装饰,女人大多只深蓝耐脏的颜色,头帕会花俏一点,首饰更是没有的。

    偶尔会穿颜色鲜艳的正装,比如在祭敖包的时候。

    而她们则给她备了天蓝色,带点缎面的蒙古外袍,这种外面短领子的褂子,里面配的是一件偏草绿色的衣裳,这种扣上疙瘩扣后,就不用另外再系腰带。

    另有一顶冬天带的帽子,是圆锥形带皮毛的帽子,还有靴子。

    姜青禾拆到这整套衣裳愣住,她被吉雅推着上前,“你快些试试,看看合不合身?”

    蒙古袍子基本上很难不合身,它很宽大又友好,能容纳大部分的体型。

    这是姜青禾第一次穿蒙古族衣裳,她有点手足无措,央了吉雅来帮她扣上扣子。

    姜青禾整个人套在蒙古袍子里,她想瞅瞅自己穿上去的样子,可惜这里没有镜子。

    吉雅扯扯她外袍的下摆,左右打量,然后点点她今天盘的发髻说:“图雅你等等,俺家乌丹阿妈给你弄个头发。”

    其实说是弄头发,乌丹阿妈只不过是把姜青禾盘在脑后的发髻拆掉,从中间分开,将头发打成两条辫子。

    “额们蒙古族未出嫁的姑娘只留一条辫子的,到出嫁时以后就梳成两条辫子,”吉雅跟她解释。

    而姜青禾想到了件事,她也问出了口,“那都兰呢?”

    都兰没有成婚,却也打了两条辫子阿。

    乌丹阿妈还在给她弄头发,叹了口气道:“都兰说要守着琪琪格过日子,梳了两条辫子省个清净,长老挣不过她,索性也随她去了。”

    “别说这个了,”吉雅打断道,她又高兴地说,“哎呀,图雅,你现在瞧起来真的像额们蒙古族的人了。”

    乌丹阿妈也欣慰点头,垂着两条辫子,缠了蓝头帕,穿着蒙古族衣裳的姜青禾,虽然没有那么深邃的五官,可真的神似。

    不止是她说,走出去的姜青禾被牧民们围观,他们都说图雅长得像蒙古族人,搞得她很想看看自己的样子。

    连蔓蔓都没敢认,她后来才抱着姜青禾说:“你穿着一样的衣服,我都认不清了。”

    “我那会儿想,这是哪个姨姨吗?怎么跟我娘那么像?”

    姜青禾被她逗笑。

    这个夜晚,为了庆祝,庆祝什么姜青禾不知道,也许庆祝他们有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