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5章 (第2/2页)
去山顶上,打算教导他们如果在山顶,又渴又累且没有食物, 该如何判断水源位置、寻找食物、安全休息并最终找到回到人类文明社会的方法。 这天的天气依然晴朗,学生们根据要求带上了水和少量巧克力,迎着朝阳,在向导和老师的带领下走上了爬山的道路。 这里的山路建设很简单, 萩原研二一度觉得是不是因为人走得多了所以才成了路,全是没有明显加工痕迹的泥土路。事实上应该是有专人维护的, 不然按照这里的人流量,不出一周, 这条道路就会被各种杂草和藤蔓覆盖,最后和周围的树林一样,变成一片绿色。 他踩了踩地面,觉得应该有做夯实加工,并不是单纯除了草就当做道路来用。 山坡大约有45°,比起一般的桥梁要来得陡峭很多,如果是质量差一点的民用车,可能都没法正常爬坡上去。 但对于小学生们来说,虽然消耗的体力远超过平常,可他们离开了学校,没有家长的束缚,还能接触平时绝对禁止的事项,心理因素使得他们并不觉得疲劳,也许还因为兴奋而感到精神百倍。 在山阴小道上行走,两边的树枝舒展,将头顶的天空覆盖,像是多了一层保护伞一般,如同行走在由木与叶建成的建筑中。 房顶是绿荫如盖,墙壁是绿树成林,脚下更是不知堆叠了多少年的泥与沙石,空气都比城市中更舒畅。 孩子们深吸口气,嬉笑着跑跑跳跳。 哪怕向导在行动前已经提醒他们管理好自己的体力,可这个年龄的孩子只会觉得自己精力无限,哪里想过体力极限的问题。 萩原研二控制着自己的速度,跟着向导和老师的脚步,以匀速保持着前进的步伐。 随着海拔的提高,周围的树林逐渐变了颜色,树叶从宽大繁茂向稀疏而浅色发展,树种也从常绿阔叶林向针叶林、冷山林改变。 树叶减少,使得被阳光照射的路段变得多了起来。地面上岩石裸露的部分也替代了软烂的泥土。 萩原研二摸出墨镜戴上,还给自己戴上一顶棒球帽,遮挡住阳光对眼睛的伤害。 学生们的体力已经被消耗了大半,脚步也变得沉重。亏得路上已经大都是石头了,若还是泥路,恐怕被绊上一跤的人不在少数。 刚才闹得最疯的孩子问老师:“什么时候到山顶呀?我好累了。” 带队老师还没说话,导游先开了口,“还有半小时……先休息一下吧。” “我们在山顶上完课就走,今天太阳太晒了。” 孩子们乐得如此,纷纷找了干净点的石头坐下。有的抱怨石头都是烫的,有的甚至瘫倒下来,用帽子盖住自己的脸,省得太阳晒得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