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继后 第229节 (第1/2页)
现在雨停了,但是因昨日大雨,水流湍急,下水也还是有点危险。 打捞队的人就不好作业,能在现场找到的死人多半都是桥塌了被砸进去压进去的人,现在也不敢说有没有人死了被冲走。 因为这座桥是必经之路,又修建的宽阔很多人出城都要走,所以那些当时没上去的人就说当时桥上怎么也有个二三十个人。 下午时侯,就有了初步的解释,石拱桥看似简单,但是要经久耐用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一座石桥如果建造的好,几百年上千年都是能用的,除了自然风化或者地质原因的改变,它们都不会轻易坏。 而安定桥从一开始就有问题,在用木板搭建的时侯就已经倒了好几次。 只是上头一直盯着,下面人不敢耽误了工期,就有点赶。 等到石板搭建的时侯,也倒塌过一次,不过那时侯还没全部搭建起来,只是起了两侧基础,倒了一边。 “应该就是当初建桥地方就选的不太好,这个位置不适合,雨水大了一些,就把底下冲不稳了,上头的石材也不合格。”工部下属检查的人道。 “叫人先把石头都捞上来,这事陛下亲自过问,最好能回的明白。叫人去把死了的人都统计清楚,这都是要好好赔偿的。”宋延道。 一座石拱桥,要说贪污也不至于贪污多少,石材的不合格也不是说以次充好,而是说石头开凿的不合格。 听着宋延回来,无眠也赶到了梧桐殿。 反正本朝是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她就过来听一听。 陛下没有说不许说宋延就把事儿都说了。 大理寺的人,工部尚书,还有无眠的大哥赵元景此时都在。 “这件事的问题就在于下面人急着交差。”无眠哼了一声。 工部尚书潘华脸色很难看:“臣有罪。” 确实是这样,是他在陛下跟前保证了工期,去年五月二十六,拱桥落成。 他当然是再三叮嘱,一定要好好做,陛下关注的东西谁敢不好好做呢? 可一层一层催下去,不能按时交付的情况下,都要受罚。 这就导致下面人出了问题也不敢停下,匆忙的做好这有问题有隐患的桥。 谁也没想到一年就能塌了,大概下面人想着就算出事,那不得几十年? 那时侯谁管呢? “潘华,你做的好官。”英琼楼怒道。 “臣有罪!”潘华深深的弯腰。 “将相关人都给朕抓了,好好查清楚。这件事要好好查,重重罚。” “陛下,别人也罢了,那些奉命做工的都是百姓。”无眠道。 “皇后宅心仁厚,朕也不会苛责他们。”英琼楼竟然还对无眠笑了一下。 无眠都意外,你不是很生气吗? “你们都去忙,潘大人,这件事朕需要你给朕一个交代。” “臣遵旨,多谢陛下。”潘华松口气,陛下没有现场就把他贬了,怎么都算还有机会。 “赵卿就留一留吧,本来皇后该见见你父亲的,今日见你也是一样。”英琼楼道。 赵元景赶紧谢过陛下的恩典留下来。 既然留下,也就叫他们兄妹说说话,于是去了九州殿一处屋子里。 “娘娘身子一向可好吗?”赵元景关心。 “挺好的,大哥看着脸色不好,是没睡好?” “唉,睡倒是睡好了,就是今日忙了一日,心里不好受。”赵元景叹气。 “这件事,与大哥无关吧?大哥升任的时侯,这摊子事早就是别管的吧?”无眠问。 “是,这件事不是我主导,但都在工部,要说一点责任也没有只怕也说不过去,看陛下怎么处置吧。”他倒也坦然,就是牵连一点的话,也不怎么怕。 “处置不到大哥头上,只是有一样,也是我今日特地来见大哥的缘故。大哥回去先跟四弟说清楚,叫他看着这些日子外头的流言。我断定会有人借题发挥,陛下知道这些事与咱们无关,可百姓不知道。只怕借着话题,就有人散播流言。” “这……什么人这么大的胆子?”赵元景皱眉。 “宫里的事儿,详细的我就不必说了。只一样,我虽然是中宫,我的儿子已经是储君,可也拦不住别人野心勃勃。有的人或许不想争了,但是那些煊赫了几百年的氏族怎么甘心?若能把我拉下去,别人都有机会。”无眠道。 赵元景一时还是不太能想通,但是也不好再问了:“娘娘的话,我记住了,一会出宫就先跟四弟说这话。只是娘娘……宫中……如此凶险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