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4页 (第2/2页)
才是。” “那火炮呢?” 他起身拱手,“此事还未禀告陛下,臣已经新制出了子母连珠炮,威力是之前火炮的数倍。”随后又顿了一下,说:“要做出二十门火炮,总得要半年时间才行。” “若朕再多派遣些工匠给你,可否加快进度?”康熙追问道。 关外俄国人的威胁,像不知什么时候会咬人的野兽一样挑拨他的神经,这武器做出的时间若是再控制不好,大清未免太过被动。 戴梓略一思量,说:“若有五千人,再全力赶工,臣便可以保证三月之内做出二十门火炮,两千把火铳,和上千柄的榴弹。” 他说的慷锵有力,胤礽则听的有些无奈,五千熟练匠人哪里去找? 戴梓自然也考虑了这个问题,见康熙同样踌躇,又加了一句,“火药与旁的不同,只要仔细小心些,熟练之后便可大量产出。” 康熙抬眼看打量了他几番,见他态度坚决不似作伪,便大手一挥道:“朕即刻下旨,京郊的骁骑营随你分配。” “谢皇上!”戴梓激动的道,他又瞅了眼胤礽,“那太子殿下…” 康熙冷哼,“太子还有书要读。” 胤礽与戴梓对视一眼,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笑容,“先生有何事都可进宫禀告。” 言下之意就是,有问题你来问我,汗阿玛也不能拦着你啊。 戴梓迅速领悟他的画外音,然后利落的告退了。不过从这天开始,他还真是经常进宫,变着法子的找借口见胤礽,两人常常一聊就是大半天。 康熙虽然不满意,但确实也没有阻止他。 因为俄国的威胁,景山的军工厂这里,康熙是要什么给什么。国家机器全力开动,戴梓又得到了一波人力支援,火铳的产量是果然是之前的数十倍。 康熙二十六年,大清与俄国的战争一触即发。 景山的动静不小,康熙也没有要求额外保密,所以朝臣们都知道戴梓的火铳项目进行的吐火如荼。有这样强大的热武器做后盾,人人心底都好像有了主心骨一般,对这次战争的态度简直前所未有的淡然。 朝廷都淡定了,民间的气氛明显也没有之前那么紧张。 但是这一年,两方却并没有如各自期望的那般,立即开战。 俄国人也只是会偶尔在边境线上晒个肌rou,并无要侵犯的具体动作。福全却并没有因为对面的不作为而放松警惕,反而更加坚定了俄国图谋不轨的猜测。 康熙多番考虑之后,到底还是把费扬古派往了关外。四月,费扬古领军到了关外。可即使是他率军到了,双方都只是短暂的试探,并没有正式拉开战线。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