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2页 (第2/2页)
打了个哆嗦,连忙摇头。 而雍正面对弘历的时候, 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相当不自在,因此有意无意在避开弘历。 他只要见到弘历,就能想起来自己当时跟弘历说的话, 完全不像他平时的样子。为此, 皇帝减少了去南书房的时间, 而是长居乾清宫,父子两人少些见面,也算是各得其乐。 弘历依旧是照常在上书房里上课, 弘昼跟他一起,他们俩的伴读都已经考了功名安排下去做官,因此,不少王公大臣们都把给两位皇子做伴读看成了是一个镀金的方式,纷纷想将自己的孩子也都送过来,只是皇帝却没有再答应。 时间飞逝,到了七月份的时候,京郊发生了一桩大案。 说是有些匪徒胆大至极,竟然劫掠了京郊庄子上的农人,甚至还将这些农人打得鼻青脸肿之后,扬长而去。 皇帝登基以来,虽不说是四海升平,但也能称得上是风平浪静,陡然之间在京郊近地竟然发生这样的恶性事件,如何能让皇帝不震怒?当即皇帝一声令下,斥责了相关官员之后,将这差使派给了御前红人,时值礼部尚书兼太子太保,张廷玉。 张廷玉接手此案之后,每日里往来上书房和顺天府,看起来就很有些辛苦。今日他便在上课之时,主动给弘历和弘昼讲了这个案子,并且询问他们的看法:“两位殿下,若是依你们所见,你们觉得应当如何处理此案呢?” 弘历还没说话,但弘昼已经不假思索道:“当然是让顺天府下令严查,这些流寇没有户籍,没有路引,只要严查,必然无处躲藏!” “等到抓了人之后呢?”张廷玉看着弘昼,继续问。 弘昼有些疑惑了:“抓了人之后,当然是重重处罚啊!他们这些流民,不好好待在自己的地方种地,居然在京城附近打砸劫掠、损害京城百姓的生活,这简直是罪加一等!更别说他们在京城如此作为,大大损害了父皇的威名,更是要从重处罚了!” 张廷玉看看弘昼,没有出声,反而朱轼放下书卷,对张廷玉道:“衡臣,你也不可如此心软,这些人既然铤而走险、就要付出代价,不然,要律法何用呢?” 见到朱轼也赞成自己的想法,弘昼脸上露出了一点儿笑容:“对啊,对这些匪徒心软,那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才是不公平呢!他们安安分分地过日子,到头来却被人洗劫一空,这多不公平啊?” “但那些流民为什么会成为流民呢?”弘历忽然间开口,他眉头微锁,认认真真地提出问题,“这些流民,之前不也是百姓么?” 弘昼一愣:“可是,可是他们现在是流民啊,而且还是危害了普通百姓的盗匪,已经不能算是一般流民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