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3页 (第1/2页)
弘历摇摇头:“说是劫掠,他们有没有犯下人命?” 张廷玉脸上就露出了一点儿笑容:“并不曾。实际上,这群人虽然殴打了被抢了财物之人,但根据调查,此人平日里对家中父母全无孝顺之心,只有呼来喝去之举,甚至还会击打老父。” 弘历摊手:“这人要不是抢了财物,光听这样的描述,甚至还能夸上一句,见义勇为吧?” 听了弘历这样的话,张廷玉忍不住莞尔,但朱轼却皱眉道:“无论他是出于什么原因去做,做出来的事都是抢掠,铁证如山,按照律法,本来就应该受到责罚。” 弘历也点点头:“我赞成先生所说,任何人,只要犯罪,就应该按照律法受到惩罚,而不是因为他在京郊犯案、就因此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我认为这不公平。” 弘昼提出来的想法和弘昼朱轼二人截然不同,却与张廷玉不谋而合,张廷玉脸上露出笑容:“好啊,为师也是这么想的!” 受到了张廷玉的鼓励,弘历就更愿意继续表达自己的想法:“先生,我还有一点要说。这些流民,他们是从哪儿来的,肯定不可能是凭空冒出来的吧?” “这个我知道!”弘昼抢着回答,“他们一定是在京城附近,一路迁徙过来的,谁都知道京城富庶,所以这些流民想要到京城来讨口饭吃。” “可是在这之前,难道他们在自己的家乡里也是流民么?”弘历的问题立刻追上来,他眼神相当认真,看着弘昼的时候让弘昼都说不出话,“他们总不可能一出生就是流民,那么,他们为什么变成了流民?” 少年人提出来的问题很简单,却也很难,他目光相当执着,看得出来,他是一定要一个答案的。 然而,朱轼有些沉默,这个答案朱轼是给不出来的。 张廷玉显然也没有想到弘历会问到这一层,他沉默了一阵之后,说道:“既然初次,那就把调查流民作为一道题目,你和弘昼两人,三天之内教出答案来,好不好?” 等到离开上书房之后,朱轼和张廷玉都在南书房见到了雍正,雍正下意识第一眼就去看二人身后,发现二人身后并没有多跟一个小尾巴之后,这才松了口气。 他最近想到弘历知道那些事情,就多少有些不自在,弘历没来正好。 然而,就算是弘历没来,也总有办法给他提出难题。 “流民为什么会变成流民?”面容冷峻的帝王轻轻复述着这一句,眼底涌起复杂的情绪。 雍正不是足不出户、久居深宫之中的皇子,他当年和其他兄弟们一起,在六部当中历练,也曾深入民间,接触过许许多多的老百姓。 几乎只是一瞬间,无数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