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1页 (第2/2页)
事的武成帝,脑子转得飞快。 “不知陛下要变的是何种法?”顾瑾玉试探的问道。 “田地法。” 武成帝看着下面的顾瑾玉,吐出三个字,让顾瑾玉顿时吸了口气。 紧接着武成帝就将一份奏折递给顾瑾玉,上面详细的写了土地改革法的内容。 包括但不仅限于废除人头税、重新丈量土地、按照人头分土地、鼓励百姓开荒地等等。 在顾瑾玉看来,这就是一份符合锦朝国情的“摊丁入亩”改革。 看来武成帝是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彻底废了世家,要知道世家之所以超然在外,不仅仅是因为能世代为官,还因为其财力强大,能培养私兵,用兵权来捍卫自己的地位。 而这些私兵的培养,离不开粮食的供给,有的世家大族甚至有上万亩的私田用来供养私兵,这也就导致许多世家附近的百姓没有良田,只能去做佃农,整天没日没夜的下地干活,来换取温饱。 顾瑾玉能想象到,若是武成帝的这道圣旨发下去,会在全国引起多么大的热议。 这不仅会引起世家的反对,就连那些勋贵也不会赞同,一旦处理不好,天下恐怕会发生大乱。 现在还不是变法的最好时机,武成帝此举,还是着急了些。 顾瑾玉正欲开口劝说,抬头却看见了武成帝的鬓角,不知何时已被白色侵占。 顾瑾玉恍然,难怪武成帝要如此激进。 皇上他,老了啊。 武成帝仿佛看穿了顾锦玉的心思,苦笑了声:“若是老天能再给我二十年的时间。不,不需要二十年,只要十年。朕有信心让大锦更加富强,可老天留给朕的时间不多了。” 武成帝说罢,意兴阑珊的挥了挥手,示意顾瑾玉退下去。 顾瑾玉看着上首的武成帝,眼神莫名。 不得不说,武成帝虽然私德有亏,但在大事上却能称得上一句明君。即便有时候会发疑心病,但那也是历代皇上的通病。 想到这里,顾瑾玉行了个大礼,“陛下若是想行变法之事,不妨先从细微之处下手。” 武成帝原本已经放弃了,此时听顾瑾玉这样说不免又生了几分兴趣,“顾卿说的细微之处是指?” “臣倒是觉得,土地是根本,不可妄动。何况若是要让国库充盈,并非只能从粮草下手,陛下可曾想过开通海路?” 武成帝这下是真的感兴趣了,“何为海路?” “海路是指在海上开辟一道商路,臣以前在镇南担任知府的时候,曾经抓到过一条私船,在锦朝购买不过十几两的丝绸、瓷器等,运到海外倾销,能换回半船的黄金。”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