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2页 (第1/2页)
“哐当——” 武成帝被顾瑾玉的描述惊住了,连身前的笔洗掉在地上都顾不得捡,身子往前倾了倾,迫不及待的问道:“爱卿所言当真?” 顾瑾玉在镇南的时候的确截获过一条私船,虽然利润没他说的那么夸张,但也差不多,因此此刻点头点的毫不心虚。 武成帝这下坐不住了,从板凳上站起身来来回回的走着,嘴里不停的呢喃着:“竟有此事。” “锦朝的丝绸和瓷器在海外千金难求,一些商人也借此赚了个满盆。” 顾瑾玉想劝武成帝开辟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正想再举几个例子,却见武成帝一拍桌子,生气道:“这些商人果然是祸国之源,有此等渠道竟然不知道上报,朕要提高商税!” 锦朝的商税很低,是因为武成帝当年起事的时候,受到过几个商人的援助。所以为了报答这几个商人,也是为了收服天下人的心,武成帝直接将商税对比着前朝砍了一半。这自然就导致了锦朝虽然商业发达,但国库却空荡的局面。 户部尚书已经多次上旨请武成帝提高商税,武成帝为了面子都没同意,没想到这时候松了口。 对武成帝这个决定,顾瑾玉并没有阻止。在他看来,锦朝的商税确实低的离谱,长此以往,商人的比重会逐渐增加,根本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提高商税长远来看,是一件好事,而且还能暂时缓一缓国库赤字的窘迫。 武成帝就着商税的事,又和顾瑾玉讨论了一会儿,不过顾瑾玉对这方面也不了解,并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建议。 武成帝也没有失望,毕竟术业有专攻,顾瑾玉今天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很让他惊喜了:“朕让工部研究大船,争取能在明年下海。” 顾瑾玉离开后,武成帝又让人将户部尚书召进宫,关于提高商税这件事,他还要和户部尚书好好商议一番。 只要商税能顺利推行下去,不到一年,国库就能积攒些许银钱,到时候能做的事就多了。 比如攻打蛮族。 武成帝想到八公主,眼里闪过一丝愧疚。 这边顾瑾玉回到家,提笔写了一封信,交给暗卫。 暗卫有特殊的渠道,能以最快的速度将信送到陈天和手上,顾瑾玉都是用这个方式和边关的陈天和联系的。 甚至他之前找到前朝宝藏,偷偷藏起来的金元宝都是这样送到边关的。 第124章 边关。 …… 边关。 陈天和仔细翻阅着顾瑾玉寄来的信, 仔细揣摩着其中的含义。 这时,门外传来士兵传报的声音。 “进来。”陈天和将信小心的收好,这才不咸不淡的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