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90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900节 (第2/2页)

强s波,应该可以理解为强引力场吧?”

    “我看过具体的文件,之前制造的引力场倍率最高不超过2.5倍地球引力。”

    “现在是强s波,应该是强度非常高的引力场,可能是几十倍、上百倍?”

    他说完赞叹道,“不愧是王浩院士啊!到他这里技术仿佛就是没有上限,没有瓶颈!”

    “这才刚过多久,就开始研究强引力场了!”

    徐老师理解的点头,他看向薛建平的眼神充满欣慰。

    之前邓怀真担任科技部门的时候,真可以用一问三不知来形容,每当王浩发来报告的时候,邓怀真知道的甚至都不比自己多。

    现在换成了薛建平,就直接理解了新项目研究内容。

    这很好啊!

    “还是薛建平的水平更高啊!”

    徐老师带着感慨批复了项目,然后看了一下时间,就准备去参加高层会议。

    下午的时候,徐老师见到了赵老师,就顺带说起了王浩新申请的项目,“是个大项目,研究几十、几百倍的引力场,很厉害呀!”

    “等有了这种技术,我们……”

    徐老师想不出要怎么应用,他说的就干脆卡住了,有些尴尬的摸了摸嘴角。

    赵老师疑惑道,“制造这么高倍率的引力场?那不会形成引力塌陷吗?我对这方面还是有了解的。”

    他说道,“就比如一些恒星会坍塌,就是因为中心位置引力太大了。”

    “制造非常强的引力,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徐老师顿时有些担心。

    他们干脆就找了个物理专家咨询了一下,了解到高倍率引力技术会产生的作用,就听到了一大堆的专业说法,最后留在脑子里的是……

    超高倍率引力可能制造出黑洞?

    “王浩院士不会是在研究制造黑洞的技术吧?”

    “难道是他打算把这种技术当成是武器?这也太可怕了,到时候地球可能会被吞噬。”

    “我们是不是应该阻止他?”

    “那个项目审批了吗?不能通过呀……已经审批了?要不要一起去看看?这实在太危险了。”

    “别是理解错了?”

    “不可能!”徐老师很认真的说道,“薛建平老院士说的还能有假?强s波就是制造超强引力场技术,超强引力场啊,即便不代表制造黑洞,也很危险。”

    赵老师也认真起来。

    两人仔细讨论了一下,决定抽时间一起去看看,否则总有一种不安心的感觉。

    制造黑洞的技术,太可怕了!

    ……

    王浩可不知道自己的研究,被薛建平、徐老师以及赵老师进行了错误的理解。

    强s波,可不是强引力场,就只是制造强度高的s波。

    从理论上来说,强s波会被常规环境所排斥,根本不会对常规环境造成影响。

    湮灭力场实验基地,所有研究小组都已经到位。

    有些人是第一次来到湮灭力场实验基地,比如,钱宏宇,他参与过反重力的研究,现在负责引力场技术的研究,但没有参与过强湮灭力场实验,第一次来实验基地也感到好奇,还在基地到处参观了一下。

    所有人集合好以后,王浩就召开了研究会议,他们的目标是研究‘强s波’,明确指出了两个方向。

    “一个是以引力场技术为基础,试验在强湮灭力场内制造定向s波。”

    “当处在强湮灭力场环境内,利用不会被磁化影响的β材料,也许能制造出特殊的s波……”

    “第二,就是研究直接制造定向强s波的方法。”

    制造定向强s波,就和引力场技术一样,撇开反重力长(湮灭力场)技术,直接制造出定向强s波。

    这种方法的难度很高。

    他们能实现掌握引力场技术,还是因为研究材料反重力特性的过程中发现了特殊的引力场。

    现在直接制造出强s波,就等于是从无到有的研究出技术,甚至,还不知道制造后的具体表现,就像是王浩和保罗菲尔-琼斯的讨论,强s波制造出来会怎么样?

    在受到常规环境的挤压限制后,强s波是否会表现出来,又或者刚一出现就传统超远距离,出现在完全不知道的其他区域,甚至是宇宙空间里?

    这都是不确定的。

    所以更多的人还是看好,以引力场技术为基础,试着在强湮灭力场内制造强s波的方向。

    “如果强s波出现在强湮灭力场内,很可能会让强湮灭力场区域大大增加,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强湮灭力场内物质的受力影响。”

    “若是能制造出来,就能直接检测到。”

    “在研究正式开始前,我们还是要做另一个实验,看引力场是否能穿透强湮灭力场。”

    王浩对实验工作进行了交代。

    反重力中心的实验已经发现,引力场可以穿透反重力场,那么引力场是否能穿透强湮灭力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