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个招娣的重生 第42节 (第1/3页)
他们泡米现磨,还只有两个比炒菜锅还小一圈的石头磨,得磨到什么时候? 余自新也一直在帮大姐想主意,她看到有个摊位卖大番薯的,灵机一动,跑去跟人讲好价钱,五块钱一堆全包圆了。 “姐,咱们回卖竹席那家,他们有竹签子,买一些回去,咱今晚卖芋圆!” 第46章 番薯芋圆 黄金和翡翠都有了 豆浆是可以卖, 可是维他奶、美年达、可乐、雪碧和其他汽水也很好喝啊,也不会比一元一杯的豆浆贵很多,从杂货店冰箱里拿出来冰冰的, 装在塑料瓶里还方便拿着到处走。 跟这些饮料一比, 豆浆的优势不是那么明显。 姐仨回到家, 余自新跟徐山平说, “徐大哥, 咱们做芋圆卖。这玩意可比磨豆浆省时间省劲。” 秋凤抄的食谱上有芋圆,这是福建台湾的甜食,用蒸熟的荔浦芋头压成泥, 和番薯粉混合,加糖调味, 揉成面团,搓成指头粗细的长条,切成小块搓圆了,扔锅里一煮,就是芋圆了。 徐山平懵:“可菜市场没见着有卖荔浦芋头的啊!” 余自新指着那堆番薯,“我琢磨着, 芋圆应该也能用番薯做!”二十年后的网红甜品店、奶茶店都有类似的甜品, 番薯比荔浦芋头便宜得多,蒸熟了代替芋头压成泥,和马蹄粉、木薯粉混合,做出的芋圆是半透明的,比真正的芋圆更q弹。 徐山平有个优点,就是肯听意见。尤其是他两个小姨子的。 自从他见识了余自新在圣诞市场摆摊的能力,他一点也不因为她年纪小就轻看她,后来又经历了花市摆摊、买房子请律师搞协议这些事, 他从心底里觉着她比他和秋凤聪明好多。 听聪明人指点绝不会错。 于是他二话不说,番薯洗净了蒸上,一边翻看笔记,准备好其他配料。 不一会儿番薯蒸好了,用筷子戳开一看,果然跟卖家说的一样是红心的,瓤几乎接近橙色,闻起来就知道很甜。 等番薯放凉,跟马蹄粉木薯粉混合,徐山平揉了一小团面,搓成几个小圆球,往滚水里一扔,滚上几滚捞出来再往凉开水碗里一过,橙色的小圆球像裹着一层半透明的冰霜。 他拿起一个吹吹热气,咬一口,很弹牙。 宋秋凤尝了一个,“真看不出来是红薯做的!”真好看呀,像裹了一层冰壳子的小柿子。 宋诗远和余自新也尝了尝。 徐山平觉着自己像是回到小学课堂上跟老师背乘法口诀的时候了,惴惴不安问:“你们俩觉得,味儿怎么样?” 余自新在海市做了十几年钟点工阿姨,很了解海市人喜欢什么口味,在g市她可拿不准,“到隔壁问问吧?” 徐山平赶紧又做了几个芋圆让秋凤用竹签穿上,放在碗里端到隔壁杂货店,让老板娘郑姐尝尝,她是土生土长g市人。 郑姐觉得甜味正好,还挺新奇的,“这芋圆看起来像软糖。弹牙,又不像麻薯那么粘。甜度也正好。”秋凤又给郑姐家女儿小玲一串,小姑娘也说好吃,还问还有没有。 郑姐笑,“jiejie们是要拿来卖的!晚上给你散钱,自己去买,好不好?” 秋凤忙说,“这点小东西,不用买!” 郑姐摆摆手,“不能让小孩子养成坏习惯。” 宋秋凤掂量着,郑姐应该不是客气话,也就不再说了。 她喜滋滋跑回去,“郑姐和小玲都说好吃!” 看来这东西能卖。 最棒的是芋圆一天卖不完也没事,洒上一层玉米淀粉冻在冰柜里,要吃的时候再下锅煮。 家里几个人正穿丸子呢,宋诗远提议,“要是有别的颜色就更好了。” 这种小零食,视觉上要好看才容易卖。 徐山平这时终于开窍了,“香兰叶汁和在面里不就是绿色的了?不行再用菠菜和薄荷拧出汁和面,再放点糖,味儿应该也不错。” 余自新微笑点头,“今天先试试水,要是能卖,再去买食用色素和香精,粉红色的是草莓,紫色是葡萄,绿色的是苹果。”汽水什么颜色都有,不见得里面真有果汁。全靠人的想象。可惜这时候还没有紫薯,不然还可以做些紫色的芋圆。 余自新说完,忽然想起了二姑给她的水蜜桃汽水。淡绿色的,香精甚至闻起来和桃子没有一点关系,偏偏就叫水蜜桃汽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