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_第一百四十六章 噫,眼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六章 噫,眼熟 (第1/2页)

    李孟羲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守城之法。

    可是,脑海中杂乱的记忆时不时就会蹦出来产生新的想法。

    上一刻,自认可以守住城,至少可以守住黄巾军攻城之势的李孟羲,突然就明悟了,才只学会守城墙而已。

    智谋百出是他,谨慎是他,自我感觉良好是他,最后清醒的也是他。

    李孟羲真是人间清醒。

    刘备不由得笑着摇了摇头。

    这孩子,每一个一惊一乍,总出人意料。

    李孟羲说,只学会了守城墙。

    而若刘关张三人全部有事,必须把守城之事交给别人,刘备必定会把守城重任给李孟羲。

    为什么?因为李孟羲只会守城墙。

    天渐渐黑了。

    夜晚无事。

    只是弟弟睡觉前跟李孟羲说,鞋坏了。

    弟弟脚上的草鞋底跟掉了一块。

    鞋不是问题,明日随便就能找来一双。

    李孟羲和弟弟现在依然是在穿草鞋。

    不是军中没有步靴或皮靴,布靴皮靴都好找,只是找不到和李孟羲合脚的小靴子。

    为什么大靴子有,而小靴子没有,这可能是何经济内在规律有关。

    生产力有限,很一般的家庭,或许有能力给家里的年轻人买的起一双靴子,然后逢年过节或是出远门穿。

    而小孩子断无这种待遇。

    小孩子脚长的也快,做靴子太浪费时间。

    所以,能给小孩子做靴子的人家,非富即贵。

    而今义军中有非富即贵的人吗?

    没有。

    所以大人穿的鞋子靴子不少,就是没有小孩子穿的。

    “不怕,明天我去给你找双新鞋。”李孟羲安慰了弟弟一句,钻进被子里睡了。

    “二哥你能再给讲个故事吗?”弟弟小心翼翼的问。

    困的要命的李孟羲把脑袋从被子里钻了出来。

    白天忙的要死,没时间陪弟弟玩儿,那就讲吧。

    李孟羲在脑海中想了一会儿,他有无数的故事,而最适合小孩子听的,就是童话了。

    再除去不适合给汉朝的小孩子讲的那些,李孟羲挑了一个故事,娓娓道来。

    一则小故事讲完,弟弟开心极了,这里问问那里问问,问完还让再讲一个。

    再讲,想讲小红帽,这个太吓人了,不讲。

    小马过河。

    猴子捞月。

    小猫钓鱼。

    三个小猪。

    等等等等。

    李孟羲都把自己给讲兴奋了。

    他对着年幼的弟弟大说了一通,说你看,三个小猪,最勤劳的把房子盖的很结实,大灰狼没办法,偷懒的就被大灰狼吃掉了。

    得当个勤劳的人,这是故事的第一层意思。

    有超前的眼光,能预料到未来的危机,并早做防备,料敌先机,这是第二层意思。

    兵法也是如此。

    问弟弟听明白没有。

    砖头没声了。

    过了一会儿,“再讲一个故事吗?”砖头还想让哥哥讲故事。

    行,反正明天也不用练兵了,讲到睡着算了。

    还有什么故事可以讲呢,李孟羲看着天上的星斗沉思。

    对,夸父逐日,十日焚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公共怒触不周山,女娃炼五色石补天。

    神农尝百草,白龟献河图洛书,伏羲演八卦,轩辕战蚩尤,这都是汉朝的小朋友能听懂的故事。

    于是,李孟羲便从盘古开天讲起。

    李孟羲越讲越瞌睡,终于把自己讲睡着了。

    李孟羲好久一会儿没声,弟弟小声的喊了哥哥一句,没听到哥哥回应,他知道哥哥睡着了。

    懂事的把被子掖好,砖头也睡了。

    ——

    清晨,天蒙蒙刚亮,秋露未干,关羽驭马缓行,他后面跟着神情疲惫,灰头土脸的三百乡勇。

    被关羽选中练奔袭战法的人,可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这两天时间,关羽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