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喜⑥ (第5/5页)
天,康熙就会叫坤宁宫里的人问话。 索性自己交待个清楚。 “先是讲先帝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由爱情讲到先帝当时的处境艰难,又讲到他的执政方略对后世巨大的影响。好让她认识到,准葛尔现在的勤兵黩武,是大清国四十年前做的事。自先帝开始,大清国已经在文德绥怀,以‘仁’治天下了。” 听到此话,康熙心中一喜,语调轻快地说:“皇后这个方法好。让他们从时间上,看到准葛尔和大清国的差距。四十年后,他们才能发展到大清国如今的现状;但四十年后,大清国又走向了更高处。他们永远追不上!” “皇上怎么不问,臣妾怎么知道这些?”佟宝珠问。没等康熙回答,自己就说出了答案,“臣妾关心皇上,想知道皇上关心什么,每天都在想什么。所以,皇上说过的每一句话,臣妾都记得清清楚楚,举一反三。慢慢就分析出来了。”真实答案是,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 一阵酸酸甜甜的暖流在心中流淌,康熙走过去,紧紧拥抱着了他的皇后,“朕不会令皇后失望,永远都不会。” 佟宝珠仰起头,深情地说:“先帝英年早逝,壮志未酬。皇上自八岁起,就接下了先帝的重担,支撑着大清国。三十年来,皇上从未让谁失望过。皇上是老祖宗的骄傲,是先帝的骄傲,更是臣妾的骄傲。” 夜色漫漫,灯火辉辉。她的美目里,像是落入了万千星子。灼灼光芒,照耀得他头晕目炫。康熙抱起怀里的人,急步往床边走。 “皇后说的很对,远古时期,男女本是一体。找到了彼此以后,就想合而为一......” 十月十日,晴,黄历上记载,宜成亲、赴任、祭祀、动土。 大清国皇后的晋封大典,在这一日举行。 微凉的秋风,带着从西山上传来的果木香,飘荡在紫禁城里。城里四处结彩,红灯笼高悬。尤其是太和殿门前迎风招展的五彩布幡,远远望去,灿若云霞。 佟宝珠踩着铺有红地毯的台阶,一步一步走向康熙的时候,想起她曾看过的一部电影。 里面的主角是一位名校大学生,对复杂的社会不满,对家庭关系不满。于是逃离社会,孤身一人走进了荒野,过起了简单到极致的原始生活。 起初就像是出了笼的小鸟,快乐得都要飞起来了。在荒野生存的第一百天,他想逃离荒野,想回归社会,想与人交流分享,想微笑着投入到父母的怀抱里。 曾经追求的,变成了厌倦;曾经厌倦的,最终又变成了追求。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的呢?才是真正想要的呢? 就如主角劝导一名路人的话:上帝把幸福快乐放置在周围每一件事物中间。我们在经历的任何一件事里,都会感受到幸福快乐。我们要做的,只是改变我们对事物的看法,珍惜所经历的一切。 “祝皇上皇后凤凰于飞,和鸣铿锵,白首之喜,百年合心。”司礼官哄亮的声音响彻在太和殿的广场上,随着一声高亮的:“跪!” 众臣伏地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一叩首。” “二叩首。” “三叩首。” “兴!” “帝后同心,万事吉昌。”众臣的齐声高呼,震耳欲聋。 山呼声过后,广场上又继续回荡着由一百五十人合奏的丹陛大乐。在古朴淳润的乐声里,仿佛有萨满龙头杖摇出的铜铃声,和”嗡嗡轰轰“的诵经声,自某个遥远的地方传来。 “皇上还记得康熙十七年吗?”走在去奉先殿路上的时候,佟宝珠低声问。 “嗯,那是一个多事之秋,皇宫内外俱是动荡。不似今日,皇城如画里,可以闲来望晴空。”康熙感叹,“时间过的真快,十二年光阴,仿佛是在转眼之间。” “那还记得臣妾昏迷的事吗?” “当然记得,朕请了萨满为皇后招魂。”康熙扭头望着她笑,“果然把皇后的魂给招回来了,还变成了朕喜欢的样子。对了,朕用你最喜欢的《江城子》填了一首词,作为你封后的贺礼,现在要听吗?” “嗯。” 秋风乍起月影凉 撩水波,动心肠 茜纱窗下,齐瑟声声扬 常忆春日百草芳 杨柳青,燕子翔 闲来典茶满院香 语声轻,笑声长 每日见君,总发少年狂 只待春风卷飞花 携君去,天一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