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212节 (第3/3页)
想到这一回栽到萧家人手中,他们讨不了好。 萧评对雍州最近的风言风语,自是有所耳闻。纵然萧钤和萧钦、卢氏什么话都不说,那也知道各自打的什么主意。 面对闹事的人,谁有理谁无理,就不怕审问的。 萧评自为京兆府尹以来,一向处事公正,这也是为雍州所知,朝廷中人,纵然是那想挑萧家毛病的人,面对公平公正的萧评,也不能无的放矢。 到朱家闹事的人,未尝没有趁机也为难一把萧评的意思,毕竟事情跟他们萧家扯上关系,真把事情闹大了,天下瞩目,他也得避一避嫌。 可现在,就算事起之因是萧家,也不仅仅是萧家。 聚众闹事,伤及于人,官府前来拿人,由京兆府尹过问,分内之事,理所当然,任是谁也不能说萧评的不是。 萧评居于上座,于公堂之上,正襟危坐,一身黑衣红边的朝服,威严外露。 黑衣玄甲将闹事的二十来人押了上去。朱家人都被闹成这般模样,哪里还能坐得住,朱大夫包扎了伤口之后,也跟着一起来到京兆府。 “府尹,请府尹为小的主持公道。”朱大夫本是萧家的部曲不假,但朱大夫医术不错,在外置了宅院,治病救人,为萧家服务,也可以为其他有需要的人服务。 闹事的人闹到朱大夫家时,四处住的都是萧家的部曲,本来在第一时间便有人要冲上去拦着不让这些人闹事,终是有人吩咐下,且看这群人闹成什么样? 既是萧家部曲,自然听命于萧家,这些闹事的人是冲着他们主家来的,大家都不是傻子,早就心知肚明,正因如此,焉能不听安排,将这群见不得人太平安乐的人收拾了。 朱大夫被伤,谁也没有想到。事发之后,黑衣玄甲来得及时,若不是他们来了,其他部曲亦断然不会由着事情发生,必已冲进去。 事闹到京兆府,其他人也跟着护送朱家过来,朱大夫在内,朱榇陪同。 朱大夫拜下恳请,萧评轻声地道:“起来说话。” “唯。”朱大夫头上缠着布条,那血流而出,看得触目惊心。 可怜巴巴地瞅着萧评看的人,越发显得可怜。 萧评道:“你且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道来,本官自为你主持公道。” 朱大夫拱手,连忙道:“回府尹,小人亦是不知何故,今日一早,他们闯入小人家中,不顾小人意愿,非要将小人死去的女儿尸体带走,说是要送至官府查验。小人自是不肯,他们执意不愿退让,撕扯之下,小人便被他们推倒在地,伤了头。” 来龙去脉说得清楚,萧评待要张口,一旁的人中大声叫嚷道:“你那女儿怎么死的你心知肚明,事至于此,你还怕什么?我们是想为你讨一个公道,不让你的女儿枉死,你竟不识好人心?” 萧评望向说话的人,是个三十来岁,身穿白袍之人,看来是读过几本书的。但这说出口的话,怎么听来如此不中听。 朱大夫气不打一处来,“诚如你所言,小女之死,我自心知肚明,小女之死实属意外,你等非要将小女之死扣于他人之身,倒不如道我杀女?” 此话落下,朱大夫等着对方反驳。 这关乎性命之大事,从来不是闹着玩的,但于这样的时代,要告父杀女,证据呢?若想查查,并不容易。 朱三娘之死,朱大夫对外是称为暴毙,纵然大家都明白,何来这般巧合之事,定有内情的。然朱大夫不愿意查查,谁要是敢一而再,再而三的纠缠不休,便是如今这般模样。 以为能生抢了朱三娘的尸体,定能将此事扣到萧宁的身上? “你是畏惧强权,是以才将事情揽在身上。”目标从来不是朱大夫的人,哪能让朱大夫轻易将话题掀开。 “我本是萧家部曲,你若不知何为部曲,且去问问外面懂些规矩的人。像我们这样的部曲,主家要我们生,要我们死,不过是一句话的事。主家待我仁厚,小女意图谋害公主,公主不予追究,放我朱家阖家性命,你偏要说公主嚣张跋扈,草菅人命。 “敢问谁人能容得下害你性命,要你生不如死的人?纵然律法亦不能容。更何况各家世族,自来杀人害命,从不讲原由之辈。你们想扣公主草菅人命之罪,怎么不想想你们都做过什么事?岂敢在我们公主面前,自以为清高,倒打一耙,痴人说梦。” 朱大夫终于把一群人的险恶用心尽都道破,借他女儿的一条命,想让他们朱家冲在最前面,成为他们的棋子? 呸!打的如意好算盘,美得的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