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212节 (第2/3页)
问题,谁都不信。 现在准备做戏给人看,该防的人就得防。让人传什么,不让人传什么,得由卢氏把控。 萧宁对换人没意见,只不过卢氏换得太过干脆利落了,孔柔有意见吗? 孔柔完全没有意见,因萧宁不在雍州,人,孔柔是暂时选过来放着的,原是打算等萧宁回来,再由萧宁选她想要的人。 万万没想到萧宁刚回来,事情一桩接一桩的,就没消停过。 孔柔手里也不是没有人,但卢氏插手,衡量自己和卢氏的差距后,孔柔毫不犹豫将事情全都交给卢氏办。 正好解决孔柔绞尽脑汁未必能办好的事,孔柔是求之不得。 “公主,闹起来了。”萧宁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乖乖的坐着看戏,听外面的人如何对她议论纷纷,不少人这心里对萧宁都打起了问号。这一回,事情又有了新进展,不出意外,不定又要闹出什么来。 “闹什么了?”萧宁带着几分不确定地问,闹起来,还能是打起来吗? 心中存有疑惑的萧宁,等着侍女阿银同她细细说说事情的经过。 “有人闹到朱家,非要让朱家将朱三娘的尸体交出,交由官府。”尸体非要交到官府手中,打的什么主意,大家心知肚明,不必言语。 “民不告,官不究。自来的道理,这还有人非把朱家架到火上烤?”萧宁的确没有想到,有人竟然朝朱家下手,想从朱家这里寻一个突破口。 可是那些人,又怎么能够确定,朱家会成为他们的突破口,可以对付得了萧宁呢? 阿银喊完了,发现萧宁只说了一句话,再没有其了的反应,好像这事儿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叫人纳了闷了。 瞪大眼睛望着萧宁,阿银似在无声地询问,公主,你倒是给点反应。 萧宁收到了,反应过来地道:“现在什么事是我们能插手?” 阿银毕竟也是跟了萧宁多年,当年又是在卢氏身边,经卢氏命人调.教过的,脑子定然是有的。 外头的事闹得沸沸扬扬,谁都看得出来,事情就是冲着萧宁来的,萧宁就算想什么都不掺和,也没有人能同意就此收手。 现在吧,其实根本不用萧宁动手,长辈们在帮萧宁收拾人呢。 难得连萧钤和萧钦这两位都出手了,萧宁要是不乖乖呆着,等着长辈大显身手,岂不是太不给长辈们面子了? 阿银以为萧宁会着急的,结果一睁眼看,哪里有一点点着急的样儿。 眨巴眨巴眼睛,跟萧宁混了这些年,明白萧宁是个极好说话的主儿,阿银这不懂岂能不问,“公主,这事闹大了不会有意外?” “何来的意外?人是我杀的吗?我在其中做了什么推手?朱三娘是不是生了害人之心,就连朱家那一位二娘都可以做证。我不怕他们查,只怕他们不查。”想用舆论造萧宁一个嚣张跋扈的名声,想让萧宁洗不干净这身上的屎盆子。 他们想浑水摸鱼,还以为萧宁会直接出面管事。 现在萧宁不动,且看看他们怎么闹。 “但凡我问心无愧,无需畏之。”萧宁又不是草菅人命之人,害怕叫人查,叫人知她本性。她一向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想随意扣她罪名,哪有那么容易。 只是让萧宁意料不及的是,她不担心有人能逼得了朱家如何,朱大夫在阻拦人非要搬朱三娘的尸体时,被人伤了,头被磕了一个大洞,当场血流不止。 如此一来,事情也就不能善了了。 朱大夫从未有上告官府,为自家主持公道,要对萧宁不利之心。 可这些闹上门的人,不请自来,又是来者不善,今既伤人,早就等在朱家门外的黑衣玄甲,以聚众闹事,伤及人为由,把闹到朱家的人全捉起来! 接下来,想审案子,无风掀起三层浪吗?这时候怎么能不如他们所愿。 值得一说的是,这暂时的大昌京都,自然得设下京兆府,京兆府尹掌雍州境内政物,伤人害命之事,自由他管。 雍州内的这位京兆府尹,不好意思,正好就是被封为明王的萧评。 萧评自扬州归来,无类书院由他继续执掌不错,萧谌称帝,这天子门户,得找人立着,不好叫人在萧谌的眼皮底下给萧谌添堵是吧。 萧家的人,自是一荣俱荣,一辱俱辱,萧谌完全没有打算把兄弟们养废,能帮上手的,就得把人拉出来,好好地表现,可不兴叫留在家里养废的。 故而,闹事的人在被押到京兆府时,脸上的表情都变得不好了。 显然,他们是已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