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9节 (第2/2页)
是荣九这三个护卫都有点被程卿洗脑了,程卿这样对待荣九,三个护卫本该仇视程卿的,眼下居然觉得九少爷可以再忍忍,等虹县把来犯的长巾贼击退再和程卿计较……荣家主仆四人正在城墙上说话,几匹快马飞奔而来,隔得老远,马上的人就挥着手里的旗子,守城的兵卒精神一震。 “快,快去通知程大人,是大人派出的探子,一定是长巾贼来了!” 荣九从守城的兵卒语气中听出了兴奋。 就在几天前,这些兵卒听到“长巾贼”三个字就会吓得腿发颤,不过才几天时间,他们竟在期待长巾贼到来。 荣九一边骂泥腿子们跳得高会闪了腰,一边也忍不住往远处眺望。 长巾贼真来了? 那他们可惨呐。 要把姓程的布下的阴损招数都尝一遍…… 程卿得了消息就飞奔而来,探子跪下相禀:“大人,贼人军队已在三十里开外,贼数过万!” “贼数过万?” 程卿问城墙上的兵卒,“你们怕不怕?” 兵卒们握紧手里的兵器,齐声告诉程卿自己不怕。 其实是怕的。 怕长巾贼不来啊! 现在长巾贼就在三十里开外,大家悬着的心反而落下了。 “……全城一级戒备,准备抗敌杀贼!” 第483章 :为王少将军报仇!(1更) 从淮安城溃逃的长巾贼……不,长巾贼是别人对他们的称呼,他们自称是长巾义军。 长巾义军,宗旨便是杀光天下不义之徒。 狗朝廷的官员,贪赃枉法,欺压百姓,收刮民脂民膏,是不义,该杀! 乡绅富户,逼人卖儿卖女,占民田,谋人家财,使小民家破人亡,是不义,该杀! 商人富贾,以低卖高,与民夺利,旱灾来了哄抬粮价,是不义,同样该杀! 长巾义军,专杀不义之人,腰间染血的长巾,是义军为民除害的证据。 现在有些百姓不理解他们,视义军为贼寇,没关系,等义军把这天下打下来,重建一个太平盛世,愚昧的百姓就懂了! 没错,长巾义军一开始只是一群活不下去的灾民激愤杀官,随着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加入,义军现在已经有了夺取天下的野心。 狗朝廷的官吏太多了,乡绅富户和不义商贾也多,不把这些不义之徒杀得干干净净,老百姓不会有好日子……反正杀官就是造反,反都反了,干脆搞一把大的,狗朝廷的太祖皇帝,原也是濠州的农民。 箫太祖能办到的事,长巾义军凭啥办不到? 箫太祖起兵濠州,长巾义军也起兵濠州。 濠州是龙兴之地,箫家祖陵风水绝佳,现在也已被长巾义军占领了,义军的高层元老们正在商量把箫氏祖先的棺柩从箫氏祖陵里拖出来,再把自家祖宗的棺柩塞进去,也在龙兴之地养养,看看能不能养出一条真龙——不过这暂时也是想想而已,真要这样干了,狗皇帝肯定没了顾虑,派大军杀到淮南,把义军剿灭。 把持着箫氏祖陵,义军却暂时不敢碰祖陵,只用祖陵来让狗皇帝束手束脚的。 军师说了,在义军没发展壮大前,箫氏祖陵不能动。 军师的话元老们还是愿意听的,在军师加入义军之前,义军只敢龟缩在濠州,军师加入后,定下了诸多策略,元老们照做了,义军的规模果然越来越大,趁着淮南大旱,已经蚕食了整个淮南地区,以淮南为据点,朝着鱼米之乡的江南地区扩张。 要是能占了江南地区,狗朝廷的粮脉就被占了,义军的实力则会大大增加。 淮安城是个重要据点,可惜义军这次失败了。 率领一万多长巾军的首领人称“赵将军”,原就是濠州一个农民,幼时跟着村里的私塾夫子识过几个字,在长巾军刚起义时,以这个优势当了小头领。 随着义军规模扩大,小头领手下的兵越来越多,要统帅部下,称呼上就变成“赵将军”。 赵将军就是长巾义军的高层元老之一。 在义军里,像赵将军这样的人还有七个,八大将军上头还有个大天王,就是长巾义军的权力管理构成。 义军的规模扩大,几个大将军之间也有了分歧,在天王和军师的镇压下,将军们还为维持着表面的和气。 明里称兄道弟,暗里的竞争却不断,此次率兵进攻淮安城,也是赵将军自己争取到的机会。 没想到在淮安损失惨重。 死了几千士兵,还被俘虏了两千士兵。 从淮安城抢走的财物不少,粮食却只有一万多石。 粮食不像金银财宝,揣怀里就能带上,仓促间能带走这么多粮食,还多亏赵将军率着一万多残部。 想想淮安城有那么多粮食,他们却只能带走一万多石,赵将军非常心痛。 义军缺粮啊。 淮南多旱情不知要持续多久,义军种不出粮食,却要养活越来越庞大的队伍,粮食缺口特别大。 本来他们抢掠了许多财物,是能买粮的,不过起义之初杀了许多商人,现在就算义军手里有银子,没有商人敢贩粮去淮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