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0节 (第3/3页)
打量正点头有此意的皇帝。 这主意事实是皇帝先提的,他也不确定皇帝此举此意是真为了大局着想,还是为了将兵力渗透去燕安。 真要出兵燕安,肯定能大获全胜,且这仗是容易打的。毕竟燕安来信也只要了两万兵力回撤。再结合辽江王对鞑子的兵力分析,估计燕安地面临的鞑子不超过万人。否则他们也不会每次都是千人偷袭。 想来也是因为好打,所以皇帝这想法才更坚定。否则按着此刻朝廷兵力,皇帝不可能如此胆大。毕竟,前一阵光是支援庆南,便已前前后后从京畿地调走五万多兵力。 虞博鸿也不由考虑到先前女儿所提,这出兵容易收兵难。 朝廷在燕安打赢之后呢? 皇帝可还会让那些兵力回来?鞑子这次将面对两塞联军,战事之后,实力必然下落。那么到那时,大周还需要燕安吗? 换而言之,燕安要做之事,大周自己就能完成,那还要他们做什么?到时候,撤塞之举自然而然就完成了…… 虞博鸿心头亦是笼上了一层忧虑。 众臣正顺着圣意七嘴八舌。 皇帝终于正式给出了他的决定:他要应燕安所求,派遣太子,即兴王带兵前往燕安,剿灭鞑寇,还燕安子民一方安定,还西行商路以清净! 朱永兴傻眼了。 啥玩意?耳朵里进虫了? 自己?打仗? 先前让他批奏折,虽用的不是画笔,却也是支笔,此刻让他拿刀?他能做什么?他骑马都还不如小他十八岁的十二弟呢!更别说是领兵指挥和杀敌了。 “父……父皇……” 他的头刚要晃起来,却是收到了皇帝凌厉看来的警告。 朱永兴只得讪讪闭嘴,可手却是一阵颤抖。 皇帝看在眼里,又是一声长叹。 他只得伸手,招呼了长子上前几步来: “父皇知道你没有行军打仗过,所以心下没底,觉得不能胜任。但你放心,父皇会给你最好的将军辅佐你!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历练!你以后要登基,这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一段经验,去积累下,对你大有好处。” 皇帝又压低声音:“不许反驳,这是朕送你的机会。不会有危险的。你就是去镀金,明白吗?” 皇帝对这个儿子真是煞费苦心。 长子不管是在能力,魄力,观察力和执行力,甚至是帝王所需的心性上,都比早先的朱永昊差了太远。不管是朝臣还是百姓,私下里自然常常会将两个太子拿来做比较。其实时至今日,许多人都还是认为朱永昊比朱永兴要适合这个位置太多。 皇帝只能尽力帮儿子筹谋了。 没办法,最近的他越发觉得力不从心。 他这咳疾已经一年半,断断续续一直没好透。朝政繁忙,他着急上火。儿子们接连出事,他肝火郁结。一桩桩事,就这么一直压着他。 他上几月迫御医给他开虎狼之药时就逼问过,他的病会如何发展。院首是自己人,没有遮掩,告诉他,若能遵医嘱,那么至少还能有三年时间。 三年?太短了! 宏文眼下还不到十岁,即便自己撑到三年,宏文也担不起朝政。所以兴儿……他还是得给宏文至少担上三五年吧? 而皇帝心里更有数的是,御医说的三年,已是往好了说。最近的他老是梦见元后,他还梦见过他的父皇,他的泰儿。他知道,他的时日恐怕无多了。 所以他又逼问了御医,若按此刻他的状态发展,会是多久? 答案是一年。 一年? 够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