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页 (第1/2页)
第91章 还记得自己是怎样选择高考专业的吗? “嗯,江湖上流传你们学校的‘吃在信息院,爱在市中心’还不够准确啊。我觉得你们市中心吃的也不错。” 白疏咬着吸管笑起来。 “这句话对比的是两个校区的食堂,我带你来吃的是开在文院边上的港式茶餐厅,信息院的食堂还有小龙虾呢。” 喝着阿华田的乔梦圆不以为意,白疏给她递过一张餐巾纸让她擦擦叉烧酥在嘴边留下的碎屑。她们之所以会在这里完全是因为上个星期的辅导结束时,白疏寻惯例问出的一个问题。 “你打算学什么专业?” 没想到这个平时很有主意的小姑娘竟然呆住了,沉默了两三分钟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回答。 “还没想好。” “你对自己想考什么专业都没想法?” 通常面对这样的问题,白疏辅导过的大部分高二和高三学生的回答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我爸妈叫我选啥我就选啥”,“我爸妈让我不要选啥我就要选啥”和“我喜欢啥就选啥”。第一类的高中生大都是乖乖系,从小被父母强权压制的没了自己的想法,思路同“你什么都别管,只要把书读好就行了”,只是现在成了“你什么都别管,只管上我给你选好的大学,毕业也什么都不要管,只管工作升职加薪相亲,爸爸mama一条龙服务你的人生”。这类乖乖仔可能顺风顺水,但总会在几个迷茫的黑夜里被诸如新世相这类的公众号收割。 第二类的叛逆者可能纯属青春期余威未尽,比如她曾经见过一个家里有商业待接手的男生要死要活的一定要去读哲学。其实在填志愿之前他也没怎么看过几本哲学书,填这个专业不过是为了气死自家老爸和对物质世界的不屑嘲讽。果然等他进了大学读上哲学后毫无悬念地成了尼采的拥趸,一个不顺心就在深夜校园里半裸狂奔振臂高呼“上帝已死!!!” 第三类的人就非常有趣,他们自我觉醒的通常比较早,会为了当下的选择投入极大的热情,所以稀奇古怪选什么专业的都有。她辅导过一个痴迷埃及文化的女生填报冷门考古学,一个男生不顾老母反对硬要考到吉林去,因为那儿的一个体育学院有高尔夫球运动专业。白疏把自己也归于这一类人,但也很清楚有些人的学术热情就像是放烟花,头晕目眩地炸完了剩下的只有苦捱岁月。对学术,最佳的热情方式应该像厨房里的家用天然气,你只要一打开按钮就能源源不断地提供光和热能,把文献和研究放在灶上持续均匀地加温一年两年,五年十年,一锅鲜美的乱炖集众家之长,最终消化成为养分塑造一个有血有rou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