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4节 (第3/3页)
出了多种的不同的行为方式,像是一只极其狡猾,善于伪装的狐狸。 他的犯罪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刚刚在闹市区炸伤了数人,又在荒野外发现了爆炸痕迹。 没有犯罪动机,没有犯罪目标,没有犯罪规划,除了每过十天就必须在这个城市里投下一枚炸弹,惊扰人们美好的生活。 警方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苏回和月光在侧写时产生了分歧。 两年以后,苏回在审问蓝安的过程之中,复盘了这一切。 他换了个思路以后,问题好像终于找到了突破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年,他和月光对凶手只有一人这一点坚信不疑,却认为后续呈现出的各种错综状态是对方的伪装。 可是也许,只有一个凶手就是对方给他们的最大误导。而其他的不合理之处都是未经掩饰的。 他们认为的错误答案恰恰才是正确的答案。 苏回简述到了这里抬起头来,俊秀的脸上略显苍白:“我和月光当年可能都没有错,细沙不是一个炸弹客,宋蓝恩是一个武器师。这些炸弹是一个人制作的,却是分别由不同的人进行投放,其中领头的人是解秋。那些投放炸弹的人是一个小团体,每过十天,团体里的一个人会收到一枚炸弹,完成投放,所以案件之中,显现出了多种不同的侧写结果。” 陆俊迟皱眉思索了片刻,点头赞同。 一旦推翻案犯只有一人,投放者就是制作者这些先决条件,反而会让人豁然开朗。 苏回继续道:“多位凶手,这是比布景更为有效的扰乱警方视线和调查的做法。当时可能有多个投放者,他们会拿着同样的炸弹,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城市里进行投放。” 在历史上,这种合作分工的犯罪行为太过少见。 这种模式就像是一群玩家在蹲守着游戏任务。 每过十天,就会产生一枚新的炸弹,他们会进行抽签或者是选择,让一个人带上炸弹,然后按照自己的选择,按照自己的喜好方式,把它放置在一个地点。 接到任务的人会在城市里游走,最后进行犯罪实施。 所以他们的工具以及时间性上有部分的共同点,可是因为那些人的放置方式不同,选择目标不同,又呈现出了不同的犯罪模式。 他们那些侧写师被这样的行凶方式,引入了迷阵。 这样解释,一切就说得通了。 陆俊迟低头沉思片刻,苏回的这种推断听起来让人觉得惊讶,可是仔细想起来,却觉得很有可能就是事实,他说出来的是假设,那么他就需要找过实际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里面有一位凶手,生性残忍,会故意选择标志性的建筑,人多的位置放置炸弹,而另外一个凶手,还有着一丝人性,会在放置时避开孕妇和小孩。当年我也只是抓住了投放者之中的一个。那一天,我正好遇到了解秋……” 说到这里,苏回低头道,“警方并没有抓到武器师和其他的人,所以之前,这个案件并不算是真正破了。” 现在,随着宋蓝恩的回归,这个组织的核心也已经回归。 陆俊迟整理了一下思路:“你觉得他们会马上再次犯案吗?” 苏回点头:“他们可能已经囤积了很多的材料,算上制作炸弹,准备的时间,我们可能有两天左右的时间……” 随着关于宋蓝恩的通缉,还有警方的行动,这些人也会马上知道,自己已经在被抓捕之中。 华都已经被全面封锁,进行严查,他想逃是逃不出去的。 这是一场善与恶的竞赛。 关乎着一条条人命。 苏回捂唇低咳了几声,说出自己的推测结果:“最坏的结果……宋蓝恩沉寂了两年,憋闷了两年,这次,他们可能会多人一起行动,意图造成更大的伤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