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9页 (第2/2页)
韩鸿雪感恩受领,之后,皇上又念其情况特殊,允了他一年时间回乡探亲。 就在韩博士带着他夫人回乡的路上,《大明山河志》也被皇室书坊印制成册,在全国各大书行售卖。 这套由明帝提名、吏部尚书刘北平作序,又受到许多朝中大员推崇的书籍,一经刊发便被抢购一空,一时间洛阳纸贵。 京城,国中大儒王先令府中。 一位年过半百的儒袍老者狂饮一口酒,对天高呼:“好!此乃好书、真书、奇书!读此书,足不出户便可阅尽大明,它必将传于天下!传于万世!” 外间,他的数名学生们面面相觑,眼中都是羡慕。 潼天,总兵府。 夏侯枫挑灯夜读,直到时过三更,侯夫人进来为他披上件斗篷,柔声道:“侯爷,天已经很晚了,您明日再看吧。” 夏侯枫对她温和一笑,不舍地合上书,望着窗外月色低喃:“原来,这就是你的道。” 桃源县,张府。 一名小厮急吼吼地冲入院子:“老爷,小的抢到了!” “真的?!”张举人从书房里快步出来:“好你小子,回头老爷赏你。” 周菀之被丫鬟搀扶着过来,恰好撞见这幕,她笑道:“什么事让夫君这般高兴?”她转眼见到小厮抱着一摞书,心下明白了,“恭喜夫君,可算是买着了。” 《大明山河志》卖得太快,又必须由皇家书坊印制,县里供不应求,这几本还是公公跟书行打过招呼,对方答应售书时会提前通知一声,才让他们抢到的。 张举人从小厮手中小心翼翼地取来一本,抚摸着封皮五个字,心里发颤地想,这可是皇上的御笔啊! 他敬畏地翻开书,只粗粗扫了几页就觉此书文采斐然,言简意深,不禁叹道:“好!难怪连大儒们都赞不绝口!听闻明年春闱的主考官或许会轮到吏部尚书刘大人,《大明山河志》正是请他作序,仅仅这一点,就足够天下读书人为之疯狂了。可惜此书现今不过印了五册,听说一共有四十余册,不知剩下的京城何时会刊印?” 周菀之笑了笑,她夫君八年前考中举人,又连续两次落第,一直在家苦读。她知道,尽管夫君已年近不惑,但依旧对明年春闱抱有很大期望。 《大明山河志》名头实在太响,周菀之不免有些好奇,她取来一本,细细翻看,忽然,她在扉页上见到了个熟悉的名字。 韩鸿雪? 方秋晚的丈夫不就叫这个名字吗? 她脑子里骤然浮现了个女子的身影,这些年,尽管她很少想起方秋晚,但却一直没有忘记过对方。一是两家人本来的纠葛,二是方秋晚临走前,她丈夫曾编了个故事,被说书人念得满城皆知,让周家受了不少指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