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9页 (第1/2页)
明帝先还抱着猎奇的心思,可画面展开越多,他面色越凝重。 羊皮卷上出现一条条河流,一座座高山,还有数不尽的城池村镇、官道乡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就连边塞、山区都囊括了,看着这一幕,明帝整个人都被震住。 他的头皮一阵阵发麻,满身血液都在翻滚沸腾。 那一瞬间的感觉,几乎是他从未有过,哪怕登基那日,他坐在龙座上接受百官朝贺,也只有一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地尽在我掌的志得意满。而不是像现在这般,深刻地感受到大明国究竟有多广阔,他的权势有多大,他的责任有多重。 这是他的国家,这是他的治下,舆图上的一切,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黎民百姓,都属于他。 他主宰生,也主宰死,主宰着繁荣锦绣,也主宰着腐朽枯败。 明帝猛地站起来,疾步走向舆图,抬起手,轻轻描绘着上面粗细不一的线条,那每一条线,仿佛都是大明的血脉,交缠网覆,勾勒出江山的曲线。 他的手指忍不住微微发颤,御书房中安静得没有半点声音。 不知过了多久,明帝一字一句道:“爱卿,你说得对,这就是大明国,是朕的大明国。” 当夜,御书房中灯火通明,次日,明帝竟罢朝一日,这是他登基以来首次罢朝,不少大臣们都在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有那些消息灵通的,知道刘北平昨日面见过皇上,纷纷找他试探。而刘北平却只是高深莫测道:“皇上在阅读他的江山,他的子民。” 一日一夜,当明帝终于从那几十本手札中抬头,他又看了眼舆图,忽然笑了笑,笑声有些瘆人,“原来,朕的大明国,繁荣之下,已是如此千疮百孔……” 室内无一人敢搭腔,所有宫人都低垂着头。 半晌,又听明帝道:“昨日刘北平言,舆图名为《大明疆域图》,那几十册书,为何没有名字?” 总管太监回道:“刘大人说,书的作者还未想好名字。” 又是一阵沉默。许久,明帝道:“既然如此,便由朕来提。” 明帝取过毛笔,蘸了墨汁,在封皮上郑重落下苍劲有力的一笔。 一横、一撇、一捺。 笔走龙蛇,力透纸背。 最终,封皮上留下五个大字。 ——大明山河志。 翌日,明帝在奉天殿中召见了韩鸿雪,当着满朝文武,韩鸿雪竟一点不怵,他博识多通、言之有物,一言一语分条析理又深中肯綮,其风姿引来众臣折服。明帝当场封他为博士,并入太书院主掌文教,其夫人方氏也获封诰命。 在大明国,博士素有通晓史事、学富五车之名,尽管权利不大,但十足清贵,受到天下读书人所敬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