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伊凡_第15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节 (第5/6页)

但要真正涉及技术上的创新,还是要扎扎实实通过科学手段。

    但是现在回头看过来,封敬亭发现,宇宙飞船在本质上,也不过就是克服距离的一种工具,而如何克服距离,魔法已经给出了直接明了的答案,按照伊凡所说,以人类目前的力量,改造一颗行星部分空间结构都不成问题,那么何必还要转一个大圈,费尽心力钻研如何造船,换句话来说,都会飞了,还要学游泳做什么。

    想到这里,封敬亭又忍不住想起,伊凡之前所说的“挖洞”生存,如果这样来看,未来地球的发展,也可能是沿着“挖洞”的路线来进行,第一步是在月球上挖洞,生活在地下,人类根本不需要克服月球表面两百多度的昼夜温差,也可以建立“相对开放”的环境,因为地壳就是天然的空气密封舱,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封敬亭发现,在地球周围的许多原来他们认为不适合生存的行星,现在在技术上都有了开发的可能。

    就拿火星来说,表面寒冷,大气稀薄,如果按照以前的想法,人类想在火星上生存,做到如地球一般,完全开放性的生存,则必然要投入巨大的经历来进行大气环境改造,这种改造能不能做到暂且两说,就算改造成功,也没人能保证这个新建设的生态以后会不会恶化。但要是在火星地层下挖洞,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首先,挖掘的经济投入比造飞船小了不少不说,这种行为本身就可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月球上的氦三,火星上的铁矿,甚至考虑长远一点,海王星上的冰,这些东西本身都是人类未来需要大量利用的资源。

    其次,如果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想下去,封敬亭发现,挖掘本身甚至可以替代一些“宇宙飞船”功能,假设一下,在太阳系的小行星带捕获一颗小行星,将其内部挖空,装载动力,这不就是一艘天然的宇宙飞船么?虽然这种“石头飞船”可能不太禁得起太高的加速度,结构上强度也有待考证,但如果仅仅把它们作为太空中的天然基地,却是再理想不过。

    不止是小行星,一些星球的卫星,也可以天然担负起这样的功能,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行星级”的空间门联系下,所有这些独立的“洞xue”全都是相互连通的,就像地球上各大城市的空间门一样,现在只是“地球交点”,未来的某一天,卡梅尔极有可能制造出“太阳系交点”,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可以控制的区域,将超出目前数千万倍,而所需要支付的成本,却几乎忽略不计。

    ☆、305 两个新“朋友”

    伊凡还记得,四年之前,在自己第一次见到蒙戈的时候,这里只不过是乍得再普通的一个小镇,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蒙戈还算的上是乍得的交通枢纽,但这里除了一个破破烂烂航站楼,和非洲其他村镇似乎没有一点差别,衣不蔽体的成年人,光着屁股满街乱跑的小孩,持枪的士兵,以及满街飞舞的蚊蝇。

    但是现在,比起国际上那些一二六的城市,蒙戈或许还差距很远,但是起码,来这的每一个人,都开始承认,蒙戈已经是一座城市的名字,而不仅仅是地图上的一个地名。

    世界交点带来的交通便利以及彻底改变了这个昔日的小镇,伊凡只是在街道一旁稍稍停顿了一下,就有一脸出租车停在他身旁,里面探出一张黑人司机的脸,用熟练的英语告诉他,不论是这座城市的中心,世界交点,还是通往这座城市周边临时开发的“旅游区”,都有着不小的一段距离,他的话其实是在潜意识提醒伊凡,坐他的计程车会是最好的选择。

    受逃亡生涯的影响,伊凡在卡梅尔的生活虽然算的上一个“宅”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反感出门,正如计程车司机所说,从这里到世界交点还有好几公里的路程,对于不是经常出门的伊凡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散步机会。

    于是他对着司机轻轻摇了摇头,待后者离开之后,他抬起头,朝着道路尽头,远处一个朦胧的建筑身影的眺望,那是一座蓝白相间,侧面看来就像一个巨型体育场的庞大建筑,在伊凡看来,世界交点的整体给人的印象,就像是刚刚完工的一座全新城堡。

    尽管蒙戈已经在这四年内陆续扩建了几次,但相对于从空间门中源源不断走出的人流量,这里的街道总还是有着拥挤之嫌,在伊凡经过的这条街道上,放眼望去,道路两旁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来自全世界不同城市的人,cao着不同的语言,打着不同的手势,当然,更多的是带一模一样的通讯器,在路边上每一处商场徘徊,而这些商场的名字,伊凡一眼望去,自己竟然还认不全,日文,韩文,中文,英文,俄文,甚至还有非洲本地不知名的文字,但不管商店招牌挂的是什么文字,里面的顾客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