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周郎[三国]_周郎周郎[三国]_分节阅读_9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郎周郎[三国]_分节阅读_90 (第2/3页)

气。

    出兵那日春暖风和,周瑜和李睦领一万五千兵马浩浩荡荡向徐州进发,一路上周瑜军中的兵马分化整为零,分两千人为一队,前后各五队急行军赶往丹徒江口,渡江北上,过广陵,再从淮水直奔寿春城下。而与此同时,每走一批人马,李睦的军营中就多添两千人的灶头,若以烟火灶数估算,以维持一万五千人马总量不变。

    周瑜照例还是亲自带第一批人马最先出行,临行时又与太史慈打了一架,只不过这回两人各自控马执枪,枪影如林,白袍飞扬,战马纵横,端的都是一派大将风范,又引得军中一阵欢呼喝彩。

    打完了,建威将军整了整披挂战袍,扶正了兜鍪护铠,威风凛凛……等李睦为他送行。

    偏李睦直接就跟着太史慈进了军帐。

    军令如山,大军出发的时间不得延误。周瑜等了一会儿,只能无奈引兵出发。

    ☆、第一百零二章

    军帐内,太史慈站在门口向外看着军士上马列队,脚步齐整。那当先一人战袍飞扬,向他们这里屡屡回头。

    “两千人马已经点齐,”他回身走进帐内,发现李睦手里刚进来时倒的水一口没喝,只对着地图发怔,便往她肩头一拍,“真不出去送他?”

    “有什么好送的?”李睦正侧耳听帐外越行越远的马蹄声,不防太史慈忽然就到了她身后,吓了一跳之余,脸上不禁一红,赶紧故作无事地仰头一口把水倒进嘴里,却因来不及咽又呛出来,引出一阵剧烈的咳嗽。

    等她咳完缓过一口气来,外面的马蹄声和脚步声已经行得远了,再向门外远眺,就只能看到蒙蒙烟尘,扶摇直上。

    愣了一会儿,李睦突然轻声道:“阿兄,我曾听说领兵的将领心中不能有牵挂,需心无旁骛,才能打胜仗,才能平安归来。我若去送他,他会不会……”

    “是何人胡言!”太史慈被她这矫情到了极点的论调闹得哭笑不得,“照如此说,我心里挂念着你,就不用领兵上阵了?男儿丈夫当上报君侯知遇之恩,下荫妻子儿女,什么心无旁骛,何人所言,当记他三十军棍!”

    李睦也只是兴致所起,随意一叹,听他说得认真,不由吐了吐舌头,不负责任地一摊手:“可能是寿春时听到的闲言,也有可能在蓟春城中听到的碎语,记不清了。”

    太史慈一眼就看出她蒙混过关的打算,却只摇了摇头,没有揭穿,反而从帐后取了个布囊出来递给她。

    李睦接过来一看,发现竟是满满一带的风干rou脯!

    “阿兄?”两眼放光,手里掂了掂分量。此去丹徒她要故意拖慢脚步,给周瑜争取足够的时间差赶往寿春,七天的路程拖到十天,这一袋子rou脯,少说也够她吃个三五天了。而她吃不惯军中灶饭的事,却是从未向太史慈提过。

    太史慈本就不赞同她随军,若是在军中抱怨,怕是要被他立刻派人“护送”回去。

    “周公瑾言,你未必会去送他,就托我交付于你。”想到周瑜将这袋rou脯交给他时的样子,太史慈不由叹一口气。不得不承认,周公瑾确也很是下了一番心思。

    若不是李睦要冒孙权之名为孙绍稳住江东局势,以周瑜的人才品貌,确也能衬得上他这个妹子。

    李睦盯着rou脯愣了一会儿,抬头见太史慈面带惋惜无奈之色,已然猜到他心中所虑。抿唇一笑,朝自家兄长潇洒地摆了摆手:“阿兄勿忧。就当这孙权是个官职,既庇护我许多,那便我在其位而谋其事,到哪天不愿再cao这份心了,旁人封金挂印,我只要让孙权战死沙场就好……”

    “胡言!”这回,太史慈的语气极重,脸色也沉下来,“大军战际,语出不详,军规皆忘耶?”

    “阿兄……”李睦被他喝得一缩头,面上的害怕之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