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郎周郎[三国]_分节阅读_90 (第1/3页)
这二人的官职乡所,周瑜早就写给她看过,她自然也记得清楚。不等张昭点头,李睦转身又牵起孙绍问:“那我们阿绍是民还是官呀?” 孙绍仰头冲她一笑,声音清亮:“我要与父亲一样,领军打仗,威震天下!” 李睦看着他眼底温和,再转过头去看顾雍和张昭时却笑意冷冽:“阿绍为我兄独子,能得两位高贤不弃,佐而为主,实在有幸。但两位为官,阿绍却为民,民见官而拜,民以官命从,岂不是从今往后,要阿绍见了两位行大礼参拜?” “天下百姓,只要有裹腹之粮,遮雨之瓦,管这万里河山姓刘姓曹?天下官员,只要有俸禄可领,得施展一腔抱负,用尽一生所学,又有几人能做到不食周粟?江东六郡为天下一隅,自也如此。” “权公子!”听到李睦问孙绍的时候,张昭已然猜到她要说什么,却想不到她竟然能说出这番诛心之言,一时之间拂袖而起,面色沉沉,语气极重,“请慎言!” 李睦摆摆手,轻然一笑:“我并非是怀疑两位忠义,张公应我兄之请为江东劳心尽力,权甚感念之,不敢有半分不敬。但我要说之言想来张公也清楚了,阿绍年幼,无官职在身,我等可尊他为主,但比起曹cao挟令天子,刘备有皇叔之名,他该当如何统领江东英杰,又该如何令人心向归,而不是投曹投刘而去?” “袁术僭号,人共诛之。若我江东能剿寿春而立首功,进则可就此向朝廷讨封,令阿绍名正言顺坐实这江东上位,退则能踞扬州之治所,尽得寿春之钱粮以做军用,还能与曹cao再谈一谈我兄之官爵是否该由阿绍承继。” 张昭没想到她竟能从这个角度出发,极有官民之分的人臣之伦,又涉及孙绍,他能反对李睦出兵,却不能反对李睦用军威为孙绍谋取威望! 如若不然,六岁的主公还能有他们辅佐,白身无职的主公,又如何号令六郡?就算是六郡的上计簿,孙绍也递不到汉帝面前,只要曹cao令派一人为吴郡太守,这郡府他也要立刻腾出来! 父死子继,本是寻常,故而当周瑜提出由孙绍继承孙策之位时,他们虽然也觉得六岁的孩童威望不足,但却没想到,这还远不是威望不足不能服众的问题。 一时之间,他甚至生出了亲去许都,为孙绍请封的念头来。 哪知这个提议刚说出半句,就被李睦立刻驳回:“曹cao挟令天子,本就忌讳我兄善战,若换张公为曹cao,是会给阿绍名正言顺子承父业的机会,还是趁着征伐刘备,顺势渡江杀过广陵,逼我江东临阵自乱呢?” 见张昭和顾雍脸色连变,李睦知道终于算是说动了这两个思治不思军的书生顽固,心头一松,再加最后一把火,一指方才那失言之人:“两位固有忠义之心,奈何却有人心中早念江东将亡,权欲辅我主于世,令天下人皆知我兄后继有人,还望两位成全。” 唱念做打,声情并茂,最后再加深深一揖,李睦觉得自己都快要被自己这番忠义感动了。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道理李睦已经说到了极致。 张昭长叹一声,孙策功业未成时曾数度上门拜访于他,当时他给出的提议就是避开中原争夺之地,取江东为先,多招募兵马,伺中原之乱,再以勤王之名发兵,则功业可成矣。如今袁术僭号,未尝不能算昔日他言及的乱世契机。那李睦此时进兵,虽说是需倾尽江东之力的一战,一旦战事不利,极有可能引发人心哗变……但就李睦方才所眼细想来,若是此时不出兵,江东的人心就一定能稳住么? 一个是全力一搏,一个则是温水慢熬…… “请权公子放心一战,有老夫在吴郡一日,便保城中人心不失!”年将半百的长史深深施礼,言辞铿锵,亦有战将领军令时的慷慨豪迈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