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综+剑三]武安天下_分节阅读_177 (第2/3页)
的,这事的技术含量真的不怎么高,就是个挑拨离间外加一点流言而已,范雎表示花点钱就能搞定问题了。 只是范雎也不得不提醒昭襄王:“若用此计则不仅赵国需要换将,秦国也同样需要。” 目前前线的那两位,不是范雎要背后说人坏话,而是那两位实在不咋地,范雎一旦想办法调开了廉颇这就要求秦国迅速做出反应,在赵国反应过来之前决出胜负。 毕竟赵国能换一次就能换两次三次,赵国并不缺靠得住的武将。 再说了,眼见着廉颇离开了自家就开始打败仗了,谁知道赵王会不会把廉颇调回去啊,这种时候有点脑子的应该都明白换廉颇是换错了,纠正下错误就把廉颇换回去呗。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范雎要求换上的将领必须有足够的能力,能够在赵国对此事做出反应之前就搞定一切,到时候胜负已定,赵王就是哭晕在廉颇怀里也没用了。 昭襄王显然也是认同这一点的,毕竟慢慢打的话,就算赵王是个傻逼也有空反应过来了呀。 至于说能做到这件事情的人,昭襄王心中当然已经有了人选。 除了白起难道还有其他选择吗? 这并非是说出了白起其他人便都是废柴了,而是说如果要担负起这样的重担,只有选择白起才能让昭襄王完全放心。 苏云卿不由的就有些感慨,这个时代的武将们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秦国并非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武将,但一说起来,永远都只有一个白起,白起的光芒已经彻底压过了同期秦国的所有武将,让其他人全都显得黯淡无光起来。 这样的事情,这样的成就,这样的高度,只有白起做得到。 苏云卿不由的就想到了三国时期,那个时代同样风起云涌,同样能人辈出,但如果说能够出现一个力压整个时代让同期的人全都变成陪衬的人那还真是没有发现。 甚至不要说是整个天下,便是一州之地也难以出现这种情况。 但白起做到了。 战国四大名将,说起来是四人并立,但只有真正的身处这个时代才能明白白起到底达到了怎样的高度,正常来说很多人封神都是死后封神,而白起如今便已经有了封神的趋势。 征战一生未尝一败。 苏云卿更加清楚的是,长平之战将是白起人生中又一场光辉的战斗,虽然后世对于白起坑杀四十万人这种事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单纯以成就来讲,他已经无人可及。 这场战争白起不仅仅完成了昭襄王夺回上党,击败赵国的初期目标,他甚至一路打到了邯郸城下,只差一点便能把赵国给灭国了。 要知道此时的赵国可不是到了后期被几代昏君作来作去国力大大削弱的赵国,此时的赵国便是昭襄王都说不好两国真的打起来那是谁灭了谁,可白起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做到灭赵。 即便最终还是差了一点,致使赵国没有被消灭,但谁都知道这不能怪白起,后期是昭襄王自己拖了后腿。 可就算是这样,白起也彻底打残了赵国,使得赵国从此一落千丈,可以说这是赵国由盛转衰由强变弱的转折点,从此以后赵国面对秦国,如果是一对一的干架,便只剩下了防守的力量,再也无力与秦国一争高下了。 因此听到白起的名字,即便苏云卿还从未见过这位秦国名将,可只听着名字便不由的心潮澎湃。 若是能与白起合作……哪怕只是给白起打下手的打一仗,苏云卿都觉得此生无憾了。 她毕竟是武将出身,此时听到白起的名字整个人都热血沸腾了。 因此苏云卿甚至都顾不上范雎,她目光灼灼的看向昭襄王,第一次表现出了极为激烈的情绪,这并非是之前与昭襄王谈话时的那种激动,因为无论是昭襄王还是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