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谋天下_第4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4节 (第2/4页)

怕失了为人臣子的礼数。

    “陛下,太子妃殿下改封皇后一事儿……”

    “这事儿应该是宗正寺说了算吧?问问他们吧,我这儿……对不起,母后,我知道错了。”皇帝急忙从蓬莱殿内窜了出来,身后一阵鸡毛掸子的残影在飞舞。

    “你再给本宫我一个!朕!朕!朕!这都多久了你还是给本宫改不过来!非要气死本宫是不是?”武媚手持鸡毛掸子站在蓬莱殿的门口,大唐的皇帝陛下躲在当年他与太上皇栽种的参天大树下,说什么也不出来。

    “母后,您这就不对了,我……朕……儿臣面对朝堂众臣的时候,表现比在您这蓬莱殿确实要好太多了,不信您问花孟。”大唐皇帝躲在树后面,就是不敢出去面对皇太后手里的鸡毛掸子。

    而蓬莱殿内的宫女、太监,早已经习惯了这些日子以来,宫内鸡毛掸子满天飞的景象,就是那参天大树的后面,不管刮风下雨,好像都能够看见新皇陛下的身影,而蓬莱殿的门口,自然是少不了皇太后怒气冲冲的厉声呵斥。

    “都三个月过去了,你告诉我只是好太多了,我不管你习惯不习惯,如果再敢用其他称呼,本宫不打……打……你给我过来!”武媚柳眉倒竖,越来越显丰腴的身材,早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风华绝代与万种风情,在高贵典雅之余,如今武媚的身上,更多的是一种平和仪态。

    也或许,还有手里的鸡毛掸子,依然是与当年一模一样,只是那早已经包浆的鸡毛掸子把柄,无声的诉说着这些年皇太后对于它的不离不弃,以及它在大明宫内起着的巨大作用。

    大来皇女带着大唐皇室子嗣在李弘登基不到两个月后,最终被以大唐皇帝嫔妃的名份,迎回到了大唐长安的东宫之内。

    甚至不用宗正寺等官署验证,看着那流落海外皇子的眉目,一眼就能够看出来,这绝对是大唐皇帝陛下李弘“出品”,绝对不会是假的大唐皇子。

    武媚与李治,对大来皇女没有什么好感,毕竟,在怀了当初李弘的龙种后,竟然敢不告而别,偷偷跑回倭国把孩子生下来,如此置大唐皇室颜面不顾的行径,按理说应该在回来之后,第一时间就被送往宗正寺听候处置的。

    但两人碍于新任皇帝李弘的情面,只能是气哼哼的把大来皇女晾在东宫从不召见,甚至是在裴婉莹等人进宫看望他们两口子时,名册上依然是不允许出现大来皇女的名字。

    不过李治、武媚两口子也不长记性,既然是对人家的生母都如此冷淡相对了,那么对人家亲生的孩子,却是好的让李烨、李叶等皇子、公主嫉妒李男的待遇。

    比李烨、李叶小半年的李男,在几天的时间内,弄懂了东宫他们自己的小圈子的规则后,便开始在其中相处的如鱼得水起来。

    平日里规矩、礼仪一点儿也不少,面对李烨、李叶,则是极为讨好,甚至连回到长安后第一天,皇爷爷与皇奶奶赐给他的一些新鲜东西,都毫不吝啬的拿出来与李烨等人分享。

    武媚、李治倒是也没有白疼李男,在受到李烨的欺负时,也会时不时的从中调和,对于李男的看重,比起他的生母大来皇女,则是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长安城皇城内,最为著名的便是被称之为三大内的太极宫、大明宫以及兴庆宫。

    所以即便是李弘从来没有提及过,甚至是还希望他龙爹、龙妈一直住在大明宫内,而自己这个皇帝,一直还住在东宫即可,但不管他怎么说,都没有改变李治与武媚的坚持,最终两口子还是由大明宫,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搬进了兴庆宫内,把大明宫留给了李弘。

    随着李弘入主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帝位更迭,终于是顺利的完成了交接。

    而紧邻大明宫旁边的兴庆宫,虽然比大明宫规模上小了一些,但其奢华与典雅,却是更加的适合李治与武媚修身养性。

    加上这些年两口子早就有准备,虽然不曾扩建规模,但里面的建筑风格,以及装饰则都是代表了大唐最为精美先进的艺术巅峰。

    所以对于李治跟武媚来说,搬入兴庆宫居住,他们心里可是美滋滋的,完全不是皇帝李弘所认为的那般,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一般。

    七天一次的朝会,如今完全没有了李治帮着李弘处政时期还存在的老人,都变成了新生的面孔,随着李弘入主大明宫,九寺五监的一些老臣,或是被李弘赶,或是被李治、武媚要,也都纷纷易主,变成了李弘当年所提拔、栽培的新臣。

    只有到了这个时候,身处兴庆宫的李治跟武媚,才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地明白,这个看似不着调,让自己忧心费神的新皇,竟然在登基前,早就做好了登基后的准备。

    原本以为,随着李治禅位,李弘登基后,朝堂之上最起码还会留有大部分的老臣子,但没有想到,随着李弘登基后,一些以前一直在东宫崇文馆,或者是太子府上担任无关紧要职务的臣子,一夜之间就成了朝堂之上的重臣。

    而经过短短的几个月检验,无论是李治还是武媚,都发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