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谋天下_第4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4节 (第1/4页)

    “不,不是落在了我们的肩膀上,人类是何其的渺小啊,相比于星辰大海,天空大地,我们不过是时间长河里的一朵小浪花,世间一蝼蚁罢了。殿下要凭借的便是我们头顶那些天象,那些神秘莫测、美轮美奂、无法琢磨的天象,也只有天象能够让这新的纪年法则被人们接受,即便是皇权、即便是手中的利刃,也不如这观天象明天理来的容易。”李淳风望着头顶湛蓝湛蓝的天空,思绪却是漫无目的的,很想要冲破这天、那云,看看天外的天,那月亮之上,甚至是更遥远的距离,到底隐藏着的是天道,还是人理!

    三皇五帝本是神话,真正要从“头”记事,必然是需要大量的史籍考证,无论是竹简,或者是青铜器上的铭文,或者是刻在岩石上的刻画,都需要李淳风、袁天罡等人,在夜观天象通天道明人理的同时,弄清楚到底我们的历史,从哪一刻开始记起的,到底我们该从哪里,定义我们的文明,我们华夏民族的起源。

    无论是国子监还是弘文馆,甚至是连东宫的崇文馆,都已经有大量的人力跟物力投入到了其中,除了李淳风、袁天罡以外,便是以殷王李旦为首的各个儒家大贤,在长安、洛阳、江南等地,开始收集着更多有利于纪年法则的证据。

    “殷王还真是辛苦,前些日子刚刚在太乙城药膳房,替您忙完了那自来火跟火炮的事情,现在又要马不停蹄的开始忙这纪年法则的事情了,倒是英王好像轻松了一些。”白纯坐在翠微宫主殿的台阶上,身子则是失去了支撑一般,紧紧依偎在李弘的怀里喃喃说道。

    “李哲也不是没事儿做,过些日子,就该前往辽东一带了,靺鞨等族如今民智渐开,需要人引导,而向来穷山恶水出刁民,李哲比李旦更适合去往那里,毕竟面对这些尚未走出部落的民族,靠仁礼德是完全没用的,只能是用手里的刀,让他们意识到……”

    “您是不是还为了防止一旦大唐水师攻打倭国时,与倭国更近的新罗、百济会偷偷给予倭国帮助,所以把英王正好放到那边,一来可以镇压靺鞨等部落,二来正好也可以威慑新罗、百济一些异己,让他们不敢在暗中向倭国伸出援手?”白纯扬起秀气如玉的下巴,看着李弘问道。

    “你咋这聪明呢?这都被你看出来了。亲一下作为奖励。”

    第876章 登基后

    永淳二年,大唐皇帝李治禅位。

    弘道元年,大唐太子李弘继位。

    历史在这一刻终于彻底的偏离了历史原有正确的轨道,终于在这一刻,原本历史上并没有活到现在的太子李弘,历史上被追赠谥号:孝敬皇帝的李弘,被后来登基为帝的李哲上庙号:义宗皇帝的李弘,终于登上大唐的帝位。

    历史从来没有如果,却有改变。所以历史上的永淳二年,原本在历史的河流里驾崩的大唐高宗皇帝李治,在这一年则是禅位大唐皇位于五皇子李弘,自己从而成为了大唐的另外一位活着的太上皇。

    新皇登基,百官朝贺,从地方到京都,一批批地方、京都的官位易主,或者是被升迁,或者是被降职,或者是被罢免。

    新皇登基,天下大赦,一批批地方、中央的罪犯、死囚,或是释放或是减免罪行。

    京都长安、东都洛阳,一片祥和喜庆的氛围持续了整整大半年,新皇登基,广施恩泽于天下,或是散钱米于土农,或是减免租庸调税赋于商贾,或是赐封官职于士子。

    皇城内更是一片祥和气氛,天下祥瑞不计其数,海外祥瑞不计其数,番邦异国使臣不计其数,恭贺献礼不计其数……鸡毛掸子的飞舞……不计其数!

    李弘想象过无数次,自己登上皇位之后是如何的逍遥自在,是如何的阅览江山,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他虽然曾经贵为太子,又深得太上皇与皇太后恩宠多年,时至今日。

    但他从来不知道,登上了帝国权利的巅峰之后,需要受如此之多的掣肘与拘束,甚至,由皇帝变为太上皇的龙爹,由皇后变为皇太后的龙妈,对自己的严苛,已经到了别人极度羡慕,但他自己感觉令人发指的地步了。

    同样,原本还能够与他畅谈的臣子官员,如今见到他也不再像从前那般放松,一个个如临大敌,恭恭敬敬,都像是扔进了沸水里面的虾米一样,谁见了自己都是弯腰曲背,谨小慎微。

    当然,在全天下的人里面,怕是也只有父皇、母后、白纯三人,在自己面前时,还是向从前一样了。

    “我……朕恕你无罪。”

    “起来回话!”

    “我……朕恕你无罪。”

    “起来回话。”

    “我……朕恕你无罪。”

    “起来说话,谁让你跪着了!”

    李弘感觉自己已经磨破嘴皮子了,但即便是自己当太子时,还能够与自己谈笑风生的宗楚客、上官仪、敬辉等人,如今见了自己,就像是特么的……特么的……总之每次面对臣子的觐见,总感觉自己像是特么的他家的祖宗牌位,所以才让他们毕恭毕敬,谨小慎微般对待,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