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0节 (第6/54页)
然而一般真腿脚不好的老人,就算站立或行走,身旁伴着的也是健仆,又哪有倚在同样娇弱的孙媳妇身上的?季念然不禁暗笑,知道老人家这是不知在为日后哪件事打伏笔了。 “我给老嫂子贺喜来了!”季念然扶着老夫人一进堂屋,就看到老族长夫人正端坐在正中的太师椅上。 见是有诰命的老妯娌进来,老族长夫人也不好拿乔,被丫鬟扶着起身,往前走了几步握住老夫人的手,“劳烦三弟妹了。”她的目光有意在老夫人的腿上、还有依然扶着她的季念然身上扫了一圈。 老夫人面不改色,“今天大哥生日,带着她们小辈过来,也给大哥和大嫂尽尽心!” 老族长夫人到底有些城府,她也不再故意出言嘲讽,而是热情地把老夫人让到另一张太师椅上,又让丫鬟给她上好茶来。 秦夫人带着两个儿媳还有秦雪玲给老族长夫人见过礼,又自在堂内依着排行寻了椅子坐下——也只有秦夫人能捞着一张椅子罢了,祁氏和季念然都只能跟在长辈身后站着服侍。而她们带来的丫鬟,更是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已经到门外廊下找地方候着去了。 季念然这才意识到,秦氏一族究竟有多么庞大,那日在将军府内所见的,不过冰山一角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支持,鞠躬! ps:我其实不会大书特书季念然怎么做生意的,写一笔是因为我觉得如果现代人穿越过去、有条件却没能做些创新事业让自己过得富裕一点的话、这穿越的就有点浪费了。 不过她也不会自己去做生意啦,也就是出个点子和股本而已☆、第 71 今天宗房为了给老族长庆寿, 共请了两个戏班, 前院给男人们唱戏的自然是京城最负盛名的德明班, 后院请的也是近日风头正劲的一个新戏班。巧的是两边隔得远, 互相也并不打扰。不说前院男人们的热闹, 这后院中戏台上吹吹打打, 咿咿呀呀, 演的也是全本的吉祥戏。戏台上的戏自然是好看,但是季念然觉得, 更好看的还是看台中的风起云涌。 倒不是说宗房里的几位太太或是少奶奶互相给对方使绊子——这个时候,就算平日里再一团污糟, 也要做出和睦的样子, 免得让别人看了笑话。 但是眉眼间的官司, 还有话音里的机锋, 却是一刻不停。据季念然观察, 到了后来,大家的注意力倒是更在这几位家主人身上。 并且, 这次老族长大寿, 他小儿子一家也从任上赶了回来,这位秦家上一辈排行最末的媳妇,此时正陪坐在秦夫人那桌上——那一桌上坐的倒都是族中做官的人家里的女眷, 辈分也都相当。而这位小婶娘,也是笑容宴宴,敷衍得很好。 “这位小婶娘人可不一般,小叔叔也是。”祁氏这个时候倒是和季念然同仇敌忾起来, 她借着锣鼓的响声,凑到季念然耳边,悄声八卦。 季念然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她也确实有些不解,“这位小叔叔是……” 祁氏的嘴角挂上一抹神秘的微笑,“这位小叔叔,是堂伯祖父二房太太的儿子,说起来出身也只比二堂伯差一点。” 季念然眼仁一缩,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大户人家里,姨娘妾室和二房太太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能当上二房太太的,往往都是出身良家,能名正言顺记到族谱上的,牌位也能得到子孙后代的供奉香火。这位小堂叔能有这样的出身,哪怕日后毫无作为,都能比别的庶出兄弟多分一份家产。 “最难得的是,这位小叔叔在读书上有些天分,又善于钻营,不知怎的科考那年——别看名次只在二甲中位,却被当年的主考官沈阁老看中,从此平步青云……他娶的也是沈阁老一位门人的女儿,太太娘家家世好,更没人敢小瞧了他。” 提到沈阁老,季念然神色又是一动。当年在沈家莳芳园中发生的事,她还没有那样容易忘记。虽说两件事并不挨边,但是她莫名地就有些不待见和沈家沾边的人。 祁氏又冷笑一声,“沈阁老虽然退得早,但是他留在朝中的众多门人,可是一个个儿的都不简单。咱家这位小叔叔别看官位不高,却也名声在外——还有一位孙大人,和他齐名的。呵,家里也是出了名的热闹。” 这些消息别说季念然,就是大太太都不一定知道多少,此时听起来,只觉得津津有味,恨不得祁氏把朝野上下提得出名字的官员家里都八卦一遍才罢。 “这位孙大人……”季念然拖长了声音,语调微微上扬,露出询问的意思。 祁氏也很善解人意,她用帕子掩着唇笑了两声,才给季念然解释,“弟妹大概不大知道他,这位孙大人是这两年才调回京城来的,之前都在外面……”她瞄了一眼堂内,见没人注意她们两个,才继续道:“这位孙大人是沈阁老的得意弟子,出身不大好,却因为得了沈阁老的青眼一步登天——他娶的就是当年翰林院学士的女儿,孙大人这位岳父大人也是沈阁老的门生出身,知道他有阁老提拔,不然怎么肯把女儿嫁他?”她不知看到了谁,眼神一闪,就像忽然变了一个人一般,不肯再多说那位孙大人的事,只敷衍了两句,“听说后来孙大人对这位翰林院学士的女儿也不大好,不外乎宠妾灭妻——但是也不敢做得过了。就是这样,也闹得很难看了,京里很多人都知道。” 她虽然不肯再多说,但是语调里也隐隐透着得意,仿佛知道这些八卦就能证明什么一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