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0节 (第5/54页)
很火爆的。 “那些百姓,也有些自诩见识广的,但是到了您的铺子里啊,却连那些点心是用什么做的都说不出来。还有那奶茶,虽然一杯要五十文钱,但是大家尝了之后都说好呢!还有些直感叹您这铺子太小了,桌椅也少,不能一直坐在里面。” “真是谢谢大家这么捧场了。”铺子生意好,最开心的自然是季念然了,又给几个丫鬟解释,“能在京城立足的百姓,生来就要比外面的富足些。又在天子脚下,往往自觉高人一等,见过的世面也比外人多些。这些人啊,只有用那些他们没见过、没听过的东西才能降服住。我这些点心,其实也就在一个‘奇’字,单说味道,那些老字号里做出来的也未必就差了。” 几个丫鬟都说自家主子太过谦虚,季念然也并不十分把她们说的话当回事,只让石斛出去传话,吩咐春喜单独精心做一套点心,用盒子包好了,等到宗房老族长生日的时候送去,再填一副不拘什么吉祥花样的绣件,就是一份很体面的寿礼了。 老族长的寿宴就在七月底,虽说老宅和将军府之间只隔着一条街,季念然还是一大早就起来打扮。今日秦雪歌倒是走得晚,但是也并不能抽空陪着家中女眷到宗房去给老族长拜寿。季念然又心疼他连日奔波劳累,有心要他多休息一会儿,因此,夫妻两个也就在用过早饭之后、临出门前不咸不淡地交谈了几句,也大多是秦雪歌给季念然介绍一些宗房里的人际关系上的事。 “老族长喜欢收藏奇石,我早就让湛卢帮我去寻了一块来,算不上大,却着实精巧。等下我把湛卢就在家里,你过去的时候就让他跟着你的车一道过去就是了。”秦雪歌穿上外袍,季念然又凑过去帮他系领口处的扣子。谁知秦雪歌却一把抓住她的手,问她,“你准备了什么?前两日我想问你来着,那边事多又混忘了。” 季念然抽出手来白他一眼,索性也不再管他,只自己对着妆台上的西洋镜整理头上的钗环,“准备了一盒新奇点心和一副绣着八仙贺寿图案的红木炕屏。” 秦雪歌失笑,“这礼物倒好,以后谁家长辈过生日都能用这一份应付过去。” 这份礼物,取的就是“中庸”二字,不招摇,也不过分寒酸。季念然也有些无奈,“祖母特意把我们都叫去,说预备的贺礼不能抢了宗房那家人的风头。我又不知道她们都送什么,只好捡些不会出错的东西送……大不了她们家把这些东西往库房一放,至少不会惹来什么麻烦。” 秦雪歌也若有所思地点头,“这么说来,我倒是想得差了。原本每年老族长的生日,我们也就是跟着祖父过去吃碗寿面,说几句吉祥话。贺礼自有府里出了。这次还是祖父说的,堂伯祖父的整生日,我和大哥又都成亲了,让我们自己预备一两样东西送过去。我和大哥商量了一下,送的都是石头……” 老族长喜欢收藏奇石这件事既然大家都知道,那宗房中的小辈们自然会绞尽脑汁的在这上面下功夫,秦雪威和秦雪歌也送石头,虽说是出自好意,但是送得合不合老族长的心意都是问题。 季念然暗暗叹了口气,秦雪歌既然已经知道自己送的不好,她就不能再说不好了。“你们也是一片孝心。”她只能捡些正面的夸词来说,“我其实也是根本不知道老族长喜欢什么,不然说不定……唉,你也不要多想了,他们家若是送的还不如大哥和你的好,那也是他们没本事,哪能怪罪到咱家身上呢。” 她又劝了两句,秦雪歌的脸色才好了起来——早就挑好的寿礼,也不能因为这几句话就弃之不用,再纠结也没有意义。夫妻两个又交换了两句话,就一道出了江雪院。 秦雪歌要直接到外院去骑马出门,季念然却要先到正院去同老夫人、秦夫人等人汇合,再一道坐车过秦家老宅去。两人只并肩而行了小小一段,就各自带人分开。比起小户人家,他们的无奈也是在这里,有时季念然倒是觉得,似春喜哥嫂那般,每天都混在一处,相辅相成,也有一种朴实的幸福和快乐。 *** 正院堂屋内,众人自然也是早就打扮妥当,互相问过礼,就鱼贯出了堂屋。老夫人并不坐软轿,而是带着众人走到车马厅内,每位主子带着一名丫鬟坐一辆车,后面又跟着两辆打车,里面坐着各屋的小丫鬟及准备给老族长的寿礼等物。 秦雪威和秦雪歌兄弟两个都不得空,秦老将军也自有要事要忙。只要由秦老将军的一位副将护送,又带足了管家和家丁,才浩浩荡荡地往宗房老宅去了。 其实,两座府宅之间也只隔了一条街道,从将军府大门出去,不过一会儿,就到了宗房老宅墙外。老族长七十大寿,不说本身就在京里的族人,就连很多原本住在外地的族人,都赶来贺寿。因此她们虽离得不远,却因为来贺寿的人多,马车被堵在外面,耽搁住了一些时间。 因为男主人没来,那名副将自带着大管家,还有秦雪威、秦雪歌的贴身小厮,捧着男主人们送给老族长的贺礼,往前院去了。将军府女眷们的马车直走到了二门外才停了下来,主子们又换了小轿,被抬进了正院。 季念然不耐烦坐轿,总觉得不稳当,但是也不好拂了主人家的意思。轿子一落地,她就迫不及待地钻了出来,走到老夫人身边,不着痕迹地扶住老人家的一条手臂——老夫人好似突然就变成了“腿脚不好”的老人家,要靠支撑在季念然身上,才能勉强站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