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节 (第1/3页)
汪怀忠心里,朱谨深能跑这一趟多这两句嘴都很奇怪了,再要长篇大论,恐怕得把他这个老奴才连着皇帝都吓着。 皇帝不大爽快,他倒是想多探探这个儿子的底,怎奈人家不接茬。 汪怀忠道:“皇爷,沈阁老在外面等了有一会了,可要召他进来?” 皇帝回神点头:“叫他进来。” 沈首辅入殿后,皇帝和他就几件国事商议了一下,大半个时辰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要紧的几桩都说完了,皇帝缓缓道:“沈卿,干崖宣抚使离世,二郎进言,认为当派使臣前去对刀家进行抚慰,你觉得可有必要吗?” 沈首辅愣了一下,忖度片刻后道:“臣以为可行,派个使臣不是多麻烦的事,却可向彼等夷人彰示皇上的恩典,令他们感沐皇恩,以后更加忠心为皇上效力,此举惠而不费,二殿下想得周到。” 那接下来就是商议使臣的人选了。 一般为显中原教化,这种情形都是选文臣,不过这趟的主要目的是吊唁,而京城至云南路途太过遥远,选个不善弓马的文臣慢悠悠过去,只怕刀土司的七七都快做完了。 皇帝欲从武将里选。 不过沈首辅提出了一个人选:“翰林院里有个新进的庶吉士,去年春猎上很出彩的,皇上记得吗?他又年轻,吃得住辛苦,可以派他去。” 皇帝点了头:“可。” 时间比较紧迫,沈首辅当即开始草拟抚慰刀家的文书。皇帝则派人去叫沈首辅推荐的那庶吉士过来,布置他差事。 这一通忙下来,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到晚间时,皇帝方想起还有乐工那一档子事来。 他想了一会:“叫赫连英过来。” 郝连英很快应召而来。 “在南疆查前朝余孽根底的事,还是交由显道去做。”皇帝道。 沐显道再在云南如何经营,还不至于跟前朝的那点丧家之犬勾结在一起,这一点皇帝还是信得过的。 见郝连英面露失望之色,他跟着道,“你有别的差事,朝里到底是谁与那个贼子有勾连,你给朕好好地往下查清楚,务必把这个人挖出来。” 郝连英精神一振:“是!” 皇帝跟着却又给他泼了盆冷水:“你要祥查,细查,同时要暗查。朕并不想兴起太/祖时那样的大狱,这也是保全你自身,你可明白了?” 锦衣卫草创自太/祖,那也是锦衣卫最风光的一段时间,单是牵连万人以上的大狱就有好几起,奠定了锦衣卫可止小儿夜啼的赫赫名声。但善泳者死于溺,当时所任的锦衣卫指挥使也因犯了众怒,最终被牵连下去一并砍了脑袋。 郝连英的声气就低了点,但仍然恭敬地道:“是,臣明白,一定不负皇爷所望。” 等他退了出去,皇帝方伸了个懒腰,带点感叹地向汪怀忠道:“别人看朕高高在上,不知这位子有多么难坐呐。待朕百年之后,也不知该交给谁,才对得起这祖宗基业,天下万民。” 汪怀忠赔笑道:“皇爷正值壮年,膝下又儿女成群,四位殿下各有各的好处,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天色这样晚了,皇爷也该歇息一下了。这么晚了皇爷还在为国事劳心,皇后和贤妃娘娘关心皇爷,都着人来问过了。” 皇帝想了想:“去贤妃那罢。皇后那里,大约有点别扭,给她两日功夫,叫她转转弯。” 汪怀忠应了:“是。” 出去吩咐人摆驾永和宫。 他的小徒弟跟出来悄悄问他:“爷爷,皇后娘娘怎么就别扭了?我怎么听不明白。” 汪怀忠白他一眼:“不明白?不明白是你悟性不够,自己想去。明日我再问你,答不出来,仔细你的屁股。” 小徒弟苦巴着脸:“明日我只怕也想不出来,我哪里比得爷爷的万一呢,皇爷说什么,爷爷都能心领神会,我要有这份本事,我就成爷爷了。” “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