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节 (第2/2页)
大点关系着女子100米项目的未来,说小点我把你带北京来我得对你妈有个交代,真受伤了练废了你我都承担不起这个责任。而且我看这趋势以后这种一边科学研究监控一边训练的方法才是主流,你现在不测,以后真成了世界冠军了,你想不测估计都不行。” 陈焕之抱怨,“这有点没人权啊。” “这么关注人权你别参加比赛啊,世青赛前三名不是全都拉出去血检了吗?你是没奖牌才给你光尿检的。我听说体总打算花个几千万,北京奥运会前所有运动员全部血检一遍,难道你不参加?等以后你世界排名上去了还有飞行药检,wada什么时候想查你了就坐飞机来给你抽血,别管你当时在干啥,当场拉出来就抽,像跨栏的刘飞这样的重点关注对象,一年能抽他四五回,你以后还不出成绩了?”刘鑫源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了,“看你平时也不娇气啊,怎么一说抽血吓成这样。” “我不是怕抽血……”我是怕查出来点什么问题,比如生理指标和运动能力对不上、或者我不是人之类的。 既然是早晚都要查,还有可能她根本就没问题呢。陈焕之也就一咬牙,“那就申请吧。” 她下定了决心,刘鑫源忽然问,“你……没有为了提高成绩,吃点什么不该吃的吧?” 陈焕之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翻了个白眼,大声说,“没有!除了队里给发的营养品,别的什么都没吃过,而且最近一年连感冒也没打过针,吃药都是吃的队医给开的药。”又说,“我整天窝在公寓里都不出去的,你还不放心我吗?” 其实一直是很放心的,但是她对一个抽血唧唧歪歪让刘鑫源忍不住有点想多。 但是再想一想,兴奋剂、尤其是在高水平上能够确实有效、吃不死人而且查不出来的兴奋剂,可不是什么滥大街的东西,几万十几万只是一般的货色,要是没有门路的话,捧着钱都找不到地方买。陈焕之小小年纪在北京人生地不熟,平日里除了训练就是上个网看会儿书,听说连上街都少,就算有这个心都没这个机会,何况以她的天赋,是连这个心也不必有的。 陈焕之的科研队医徐指导早在世青赛结束后就在申请,现在催一催,很快就批下来了。 负责陈焕之的是个刚来实习的硕士研究生,也姓陈,叫陈卫亮,是个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青年,他开始之前先问,“我会使用你的数据作一篇关于备战期间训练强度和生化检测的论文,虽然我们所长说已经问过了,不过我还是再确认一下,你不介意吧?” “不介意。”反正都要查了,陈焕之的心干脆就彻底大了:没事那就是没事,发论文也不算事儿,如果查出来问题,那就不是发不发论文的问题了。 然后刘鑫源按照陈焕之的要求,重新制定了训练计划,他们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备战,陈焕之的属性每天都在以rou眼可见的速度提高。 而所谓生化检测,除了每天早晨饭前陈卫亮先来给她手指头上扎一针采个血外,几乎没有存在感。 有一次陈焕之忍不住,按着手指头上的小针眼问他,“我的各项指标有什么特别的吗?” 陈卫亮边收拾东西边说,“没什么特别的。你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内偏高、而且波动不明显,证明你血液携氧能力强,血肌酸激酶高出正常值,但是血尿素正常,说明训练强度挺大,但是身体还能适应。血睾酮和皮质醇变化很灵敏,但在训练后几天都逐渐恢复正常了,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总的来说,负荷强度有点大,但你的身体正在逐渐适应这种强度,适应性非常好。” 所以说,看起来很正常咯? 陈卫亮给予肯定答复,“除了身体适应性更强、对高强度负荷的承受能力更高之外,其他数值都很正常。” 连刘鑫源也啧啧称奇,“说不定你最大的天赋是队训练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同样的强度别人要么疲劳过度了要么早就受伤了,你没事儿啊!” 如此到了11月底,陈焕之有时候看着自己的系统面板,都觉得跟之前真是判若两人。 姓名:陈焕之 年龄:17 身高:169.3cm 体重:52kg 职业:职业运动员 体质:37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