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节 (第2/3页)
,这哪里是天下一家,分明是国家分裂。这个方案如果当真实行,大唐就会像狄奥多西一世死后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不过,两罗马是可以并存的,因为两个首都相距甚远。洛阳和长安却只有咫尺之遥,岂能不刀兵相见? 那么,李渊为什么要出此昏招? 直接的原因,据说是李建成宴请李世民时,在酒里下了毒(具体下毒人不详)。李世民饮酒之后吐血数升,被参加宴会的淮安王李神通扶回了秦王府。李渊闻讯前来探视,不忍心再看见他们兄弟手足相残,才提出了这个方案。 然而此说可疑。 我们要问:李建成如果真要毒死李世民,哪里还能让他走出东宫,又怎么会请来一位身为叔王的目击证人?李渊来探视时,为什么并不追究投毒案,只是告诫建成以后不要让弟弟过量饮酒?因此,这很可能是李世民的苦rou计。[13] 李渊当然不傻,他反过来给李世民设了局中局:现在就分你一半江山,你要不要?如果要,那就是有野心。 结果,李世民的心思被李渊看破。 于是,当李元吉又来怂恿父皇杀掉李世民时,李渊的回答竟是:那个人功高盖世,杀他有什么名目? 看来,李渊也有杀心。 知道了这些背景,就不难理解六月三日发生的事情。 事情的起因,是这一天太白金星滑过了天空。有关部门立即向李渊密报:天象显示,秦王当有天下。 于是李渊召李世民进宫,向他出示报告。 此说同样可疑。有关部门的密报,为什么要拿给李世民看?要知道,当有天下,可以是现在,也可以是将来。是将来就该立他为储,是现在就得当机立断,李渊对这个密报到底作何理解?但无论哪种,都用不着给李世民看。 李渊的做法不可思议,李世民的奏对也答非所问。他的回答竟是:太子和齐王yin乱后宫。 这可真是中国逻辑。太子和齐王yin乱后宫,跟太白金星滑过天空又有什么关系?然而正是这逻辑不通,让李渊方寸大乱。恼羞成怒的皇帝只好放过天象,先解决后宫问题。 他宣布:明天开会,当面对质。 消息立即就传到了建成和元吉那里。但是他们不怕,因为李世民根本就无法举证。欺君之罪,必死无疑。 就连李渊,说不定也是这么想的。 可惜他们谁都没有想到,李世民根本就没打算对质。 第二天早晨,李建成和李元吉坦然进宫,一直走到玄武门外才感觉不对。他俩立即掉转马头准备逃回东宫,却发现自己走投无路,李世民的悍将已将他们团团围定。[14] 太子和齐王,中了埋伏。 情急之下,李元吉决定先发制人。他拿起弓箭,准备擒贼先擒王,却哆哆嗦嗦拉不开弓。相反,李世民的表现要沉稳得多。他不慌不忙叫住掉头就走的大哥,不知道跟李建成说了些什么,然后就一箭射穿了他的喉咙。 接着,李世民的爱将尉迟敬德也射杀了李元吉,还把元吉和建成的脑袋都砍了下来。结果,当东宫和齐王府的人赶来救援时,尉迟敬德只是把这两颗人头亮了出来,大部分救援部队便溃不成军,一哄而散。 于是,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去见皇帝。 皇帝陛下此刻正在游船上,身边是几位重臣。也许,他们是想在上朝之前统一思想。只不过没人想到,尉迟敬德竟会从天而降,而且手持兵器,一身戎装,满脸血污。 李渊当然大吃一惊。他的第一反应是出事了,因此开口就问:外面是谁作乱? 尉迟敬德答: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正在平定。 李渊又问:你来干什么? 尉迟敬德答:保卫陛下。 李渊松了一口气。[15] 只要不是来杀自己的,当然一切都好商量。 李渊便问宰相裴寂:事到如今,你看怎么办? 裴寂没有说话。[16] 另外两位却异口同声:秦王功盖宇宙天下归心,若能立为太子付以国务,则陛下如释重负,苍生欢欣鼓舞。[17] 李渊说:这正是我早想做的。 是吗?天知道。可以肯定的是,尉迟敬德戎装持械擅自闯宫,已经触犯刑律。因此同样可以肯定,禁卫军早已归属李世民。尉迟敬德哪里是来护驾,分明是逼宫。 识时务者为俊杰,李渊就一贯识时务。他马上按照尉迟敬德的要求手书敕令,将一切指挥权都交给李世民。 直到这时,李世民才应召入宫。 父子相见恍如隔世。秦王扑到皇帝怀中,亲吻着父亲的rutou泣不成声,李渊也老泪纵横抚摸着孝顺的好儿子,双方都心领神会的交易则在抱头痛哭时暗中达成:做皇帝的父亲将交出最高权力,接班的儿子则保证他安享晚年。[18] 这时,大约是下午四点。[19] 现在,杨隋变成了李唐,高祖换成了太宗,一切都那么具有戏剧性,又那么顺理成章,还那么让人疑惑。 其中教训,又在哪里? 天可汗 李渊成在长安,杨广败在江都。[2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