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之丑颜农女_第29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5节 (第2/4页)



    “这么多年,在京都也想着大娘的手艺。”

    青璃点点头,让马车到后院去,麦冬,麦芽和于嬷嬷帮着整理钗环和首饰,青璃这次回来没带几套衣裙,想着回来现做,首饰带了不少,还有给乡里乡亲的礼物。

    趁着三人整理之际,青璃进到自己的屋子,还是从前的模样,不过多了一面绣工精致的屏风,这是张大娘绣的,她眼神不好,绣这么一扇屏风用了两年多才完成。

    青璃抚摸着上面的刺绣,每一针都是张大娘的心血,她似乎能想到张大娘在油灯下刺绣的样子,心里一热。麦芽已经把屋子里面家具位置做了调整,丝被,帐子都换了新,虽然不如京都精细,应该是北地这里最好的货了。

    窗户下,放着一张小几,瓷瓶里面是一捧野花,应该是这丫头到村里回来的路上采摘的,没有香味,白的,淡紫,黄的掺杂在一起,有一种凌乱的美感。

    家里书房,挂着一张画像,画像是当年灯会被掳那天,花了银子找画师所作,那时候她还是小小的一个人,脸庞稚嫩,如今对照画像,都快认不出自己了。

    ☆、第018章 试验田

    一抹阳光照进了内室,青璃睁开眼睛,盯着绣着蝶恋花的纱帐,优雅地捂嘴打了一个呵欠,已经到小凤县镇上有几天了,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于嬷嬷也识相,不会再提什么礼仪规矩,只是在京都四年多打下良好的底子,青璃一举一动都透露着大家闺秀的气质。

    如她所想,镇上的几个铺子生意还不错,就是小食铺子这么多年出新缓慢,但因为价格低廉,不缺斤短两,还是受到凤阳百姓的喜爱,有家里有喜事也喜欢去铺子上去预定,比自己找人做还要省事省心。

    当年穿着带补丁衣衫的小厮富顺,已经成了家里铺子的大掌柜,很受爹娘器重,想起前两天见面的时候,青璃勾勾嘴角,富顺穿着一身绸缎衣衫,当着铺子里伙计的面跪下磕头,直呼小姐,热烈盈眶,富顺爷奶爹娘得知她从京都回来,也跑到铺子里面磕头,感激她当年一时善举,治好富顺爹娘的病,也拯救了他们一家。

    四年多,没有谁还是停留在原地,富顺家里也从原来破旧的小院,搬进青砖大瓦房,并且娶了媳妇儿,有了娃,日子过的很是美好,但是他没有忘本,镇上有很多家酒楼看上他的能力,用高额的银子作为诱惑挖人,他始终无动于衷。

    青璃这几天分别视察家里的铺子,查看了账本,目前最重要的是推陈出新,她暂时还没想到新品种,就把京都的凉皮生意添加进去,现在看来还不错。

    为了犒赏掌柜伙计们多年的辛劳,青璃给众人送了一些京都的特产,海味每人一包,乐得众人合不拢嘴,直呼东家仁慈,这不是银子多少的事,从京都不远千里带回来,光是这种心意就是满满的,众人纷纷在心里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好好干,不能愧对东家。

    离农历七月半的中元节还有两天,青璃准备带着于嬷嬷,麦芽麦冬三人回到村里,前天堂姐莫青菊到镇上一趟,大伯种下的甜瓜已经出了苗,他对这种瓜果没有培育的经验,买了本书,不识得几个大字看不懂,莫青菊倒是认识字,可是上面说的太专业,两个人研究一两天,也没有领会意思,合计找青璃一起,若是能大范围的种植成功,家里多个进项,北地百姓们也能多吃上一个品种的瓜果。

    村里人思想不够开放,总是认为,种植粮食才是正途,那些药材,瓜果,都不能填饱肚子,却忽略它们的价值,南边的种子多半娇贵,在北边水土不服,秧苗黄黄的,农民们不懂,不会护理,导致不能成活,大家一心扑到粮食上,没闲情研究这个。

    青璃自己也不是农业专家,不过这次提供的种子是空间出品,相信成活一定没有问题,期间出现一些问题,可以用灵泉水稀释,等到甜瓜再次结果取种,基因得到了改良,也跟着能适应北边的气候。

    从本质上说,农民们的想法没有错,都是靠天吃饭,家有存粮心才不慌,受气候限制,稻米麦子一年一熟,若是能研制出高产或者耐寒,成熟期短的稻种,那对北地农民来说,才是一件大实事。

    “小姐,咱们今儿就要回村吗?”

    麦芽洗漱得当之后,轻手轻脚地走进内室,见自家小姐睁着眼睛,出声询问,“张大娘做好了早膳,和于嬷嬷一起出门了,说是中元节要到了,得准备香烛和纸钱。”

    “恩,还是张大娘想的周到啊。”

    青璃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