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庶孽之步步莲华_第1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5节 (第6/6页)

月内做成这些事还不留任何痕迹,只怕仍欠缺了一些。

    但若换成皇上就不一样了,皇上手下还差办这些见不得的事的人不成?自是不出手则罢,一出手便让恭王再无翻身之日!

    想通了这些,陆文廷只觉得背心一阵阵的发冷,“天家无父子”这句话他之前便知道残酷,却至今才深切的体会到到底有多残酷,宁王何其有幸,能得皇上这般宠爱,反之大皇子何其不幸,生在了皇家,摊上了皇上这样一位偏心的父亲!

    可话又说回来,若恭王不是自己不检点,皇上也不会这般容易就釜底抽薪,让他再也没有问鼎太子之位的资格了,说到底都是他咎由自取,又怨得了谁呢?

    陆文廷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恭王是咎由自取,说话的声音依然忍不住发飘,“这不过只是我们的怀疑罢了,毕竟没有真凭实据,大皇子到底是皇上的亲生儿子,皇上应当不至于对他这般残忍……罢……”只是这话连他自己听着都觉得没有任何的说服力。

    老国公爷冷声道:“所以皇上才会与你父亲说什么‘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让你父亲这个做岳父兼姨父的对大皇子宽容一些的话,他心里终究还是对大皇子有愧的,不然就顺势同意了你meimei与大皇子和离岂非更好?如此大皇子再没了妻族,将来就越发不足为虑了。我估摸着,他打的主意是待立了宁王,昭告了天地太庙,大局已定之后,便解了大皇子的圈禁,甚至复了他的亲王爵也不是不可能,让他以后只做一个闲散亲王,也算是对他的补偿了。”

    “这么说,这次皇上是真要立太子了?”陆文廷的声音仍有些发飘。

    陆中冕接道:“今年应当不会立,但过了年就说不好了,毕竟大皇子前脚出了这样的事,皇上后脚便立宁王为太子,实在由不得人不怀疑事情与宁王有关,于宁王的声望必定不利。而且还有端王排在宁王之前呢,端王去年才因水患一事大得民心,文武百官提起他也多是称赞有加,论各自母妃在宫中的地位,定妃与贵妃也是不相上下,皇上总得先给宁王造造势,大小让他立几个功,在声望上压过端王才是。”

    “也所以,皇上才会留着齐家一直没动!”陆文廷忽然茅塞顿开,“皇上就是要利用齐家和齐长枫的存在,时时刻刻提醒文武百官乃至所有人,大皇子是个身有污点,名声尽毁之人,哪怕身为嫡长皇子,也实在不堪为天下之主,省得时过境迁,百官又反对起立宁王来!”

    老国公爷捋须点头,虽对皇上身为君父却行此番说得好听点是玩弄权术,说得难听点便是玩弄小巧的算计自己儿子之举不以为然,对孙子的举一反三倒是很满意。

    陆文廷随即却又想到一件事:“祖父与父亲能瞧出这是皇上的手笔,难道我几位舅舅与宫里皇后娘娘便瞧不出来不成,他们就能甘心如此被皇上算计?只怕他们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罢……”

    陆中冕道:“你以为你祖父和我是自己瞧出此事乃皇上手笔的?这般匪夷所思之事,我们充其量只敢在心里小小的怀疑一下而已,是有人有意透露给我们知道的。”

    想起有意透露消息给他们的人,也就是凌孟祈,陆中冕不由暗暗庆幸当初自家还算善待他,虽说为人臣者不该妄测圣意,可若不揣测圣意,又怎么能趋吉避祸,长远保住家族的荣耀与富贵呢?果然人生在世,还是要多种善因才好,因为只有种了善因,才会结出善果,反之若种了恶因,也就只能收获恶果了!

    想起恶果,陆中冕不免就想到了自己那愚不可及,心眼儿比针孔还要小的妻子,若不是当初她心术不正,将庶女许给了姓齐的那样一个渣滓,皇上固然还是会算计大皇子,可定国公府却不至于也身陷这摊泥淖里,即便不会受到太大实质性的伤害,也免不得要被溅一身的污泥,实在让人恶心!

    陆中冕因冷声问儿子:“你母亲呢,不是说同你一道回了京吗?”

    陆文廷闻言,心里一咯噔,知道父亲这是要兴师问罪发落母亲了,抿唇小声说了一句:“儿子送母亲去大皇子府陪meimei小住几日去了,出了这样的事,meimei心里必定难受得紧,有母亲陪着她,她多少也能得几分安慰。”

    正待为陆大夫人求情,不想老国公爷已先道:“等徐氏回来以后,便送她去小汤山的庄子里养病罢,待过个几年,她病彻底养好了再接她回来不迟,横竖两个女儿一并遇上如此不幸之事,她急怒攻心病倒也是理所应当,廷哥儿媳妇也足以独当一面,挑起主持家里中馈的大梁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