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节 (第5/6页)
犯不着这样做,谁都知道皇上最宠爱他,只要皇上一日还在,他便一日占着主动权,反倒是大皇子与皇后被动至极,他完全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又何必这般上蹿下跳的,须知很多事都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 “我先的确一直以为是宁王。”陆文廷皱眉道,“可现在经祖父这般一说,又不像是宁王做的了,可若不是宁王,那又会是谁呢?平王瞎了眼睛,注定不可能再登上那个位子了,不是宁王,难道会是端王不成,目的就是挑起大皇子与宁王之间的争斗,他好渔翁得利?” 老国公爷道:“你这个猜测倒也不无道理,毕竟皇上就只四位皇子,其他人总不可能白白为他们做嫁衣,可如果也不是端王呢?再就是皇上的态度,你难道不觉得稍稍有些奇怪吗?发生了这样的丑事,不想着为大皇子辟谣,反而任流言传得京城人尽皆知也就罢了,还任齐家活得好好儿的,就像是留着齐家将来还有什么用一般……说句不好听的,若今日发生这样事情的是你,我与你父亲定要设法将齐家上下都灭了,一是为了永绝后患,二是为了一出心头之恨,就更不必说皇上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却至今没对齐家怎么样,你难道不觉得蹊跷吗?” 对啊,儿子出了这样的丑事,做父亲首要要做的,不是该为儿子遮掩周转,用尽一切方法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吗?皇上的态度的确太奇怪了一些,难道……有如石破天惊一般,陆文廷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难以置信的念头,他不由失声叫道:“难道……竟是皇上的手笔不成?” ------题外话------ 待会儿就要出发去无锡见众位大神了,好高兴,哦呵呵呵o(n_n)o~ ☆、第二十九回 “……难道,竟是皇上的手笔不成?”陆文廷话一出口,便觉得自己这个念头荒谬至极,大皇子就算再不得皇上喜爱,那也是皇上的亲生儿子,皇上可以不喜爱他,却绝不会亲手设计让自己的儿子身败名裂,哪个做父亲的,能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做出这样的事来呢? 但转念一想,皇上虽是父亲,首先却是一国之君,那便注定了他待自己的儿子们不会像寻常人家的父亲那样;而且皇家也不像寻常人家譬如自家这样,虽然将来国公府大半都是属于自己的,自己却绝不会薄待了自己的弟弟们,弟弟们也不会因名分一定,便与自己有了天壤之别,而心生不平,大家只会齐心协力,让家族更加的繁荣昌盛。 太子之位却只有一个,那把天下至尊的龙椅也只有一张,皇上又自来专宠罗贵妃,偏宠宁王,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与儿子将来屈居人下! 可废嫡立庶、废长立幼的事即便在寻常人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在一言一行都受天下人关注的皇家,“天子无家,家事即国事;天子无私,心中只当有江山社稷”,不然皇上也不会这么多年下来,都未能如愿以偿的册了宁王为太子了,就是因为皇上知道文武百官不会同意,他自己在道义上站不住脚,舆论也会对他对宁王不利,否则天下人都学他不立嫡长反立庶次,天下必将乱套。 本来皇上非要立宁王,倒也不是一点没有办法,大皇子得文武百官和舆论的支持,说到底就是因为他嫡长的身份,他生来便占了大道正统,如果徐皇后不再是正宫皇后,正宫皇后成了罗贵妃,那大皇子自然不再是嫡,宁王则不再是庶,如此一来,大皇子即便仍占着长,也尊贵不过宁王这个嫡了。 然废徐皇后而立罗贵妃又岂是那般容易的事,不说徐皇后母仪天下多年,从未犯过任何错误,是一位称职的国母,只说她背后站的安国公府便绝不会妥协,而且“勿以妾为妻”乃古训,若皇上坚持废发妻而立爱妾,与他不立嫡长反立庶次的结果一样,天下亦将乱套,那这代价未免就太大了一些。 哪里及得上利用大皇子本身的不检点做文章,让大皇子因私德有亏,为文武百官所否定,因身败名裂而不配再成为天下之主来得简单容易? 如此一切便不难解释了,大皇子被废之前再怎么说也是亲王之尊,又岂会没有几个死忠心腹,身边又岂会没有几个有勇有谋的贴身护卫?可他就楞是被陆明丽领着一群本该手无缚鸡之力的丫头婆子给生生堵在了床上,事情还在短短几日之内便传得京城人尽皆知,关键陆明丽主仆随即也失踪了,定国公府的暗势力都查不到有关她行踪的任何蛛丝马迹,单靠宁王一个还没成亲建府,羽翼还未长成的年幼亲王,要在短短几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