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节 (第4/4页)
海所说的那样谎报灾情,着实该杀,自己该打发心腹去巡查一番才是。 林如海可不敢对长庆帝皇庄之事开口,遂不接长庆帝的话,而是开口道:“还有一干管事人等,在主家所命佃租之上对佃农再加一成乃至数成,主家既不知,佃农亦当是主家苛刻,于是主家的名声便被败坏得所剩无几,而这多出来的佃租则落入了那些管事之手。” 长庆帝叹道:“今日方知,处处皆有藏掖。” 林如海微笑道:“陛下日理万机,一桩一件皆是事关民生江山,如何晓得这等小事。” 长庆帝却道:“亦不算小事也。世间诸事,皆是由小见大,千里之堤溃于蚁xue,并非虚妄。仅只农税一项,若能改进,得益的何止家国?国库得益,便有钱发俸、赈灾、修陵、供应边疆兵士所需,皆从此来。” 林如海恭敬道:“陛下圣明,所言极是。” 长庆帝道:“这些咱们君臣虽已有数,可却是长远之事,不能解眼前之急,户部问朕要钱,兵部也问朕要钱,竟当朕是钱匣子了。” 听了这话,林如海唯有默然,一时之间,他也没有办法解决此事。长庆帝不想再收百官进献,怕他们转身就从百姓身上找回,最后苦的是百姓,可是国库里没钱,那些欠了银子的又不想还,等等,欠银! 林如海清楚得很,那些所谓欠银的官员家里都有钱得很,许多借钱的人也是随波逐流,只是觉得许多人没还,所以也不肯还。 想到这里,林如海问道:“不知孝敬王爷有何见解?” 冷眼看朝野,最想追回欠银的人非掌管户部的孝敬王爷莫属。 长庆帝眼睛一亮,忽然笑道:“昨儿九弟给朕出了一个主意,卿道是何主意?” 林如海想了想上辈子新帝的手段,雷厉风行,遂微笑道:“臣想,孝敬王爷的主意必然是:凡为非作歹罪不可恕之家,抄其家,以充国库,斩其首,用以儆猴。这罪不可恕之家不仅罪状无数,而且亦是有亏空一罪在身的。”如此,才好追回剩下的欠银。 长庆帝奇道:“卿如何猜得?” 林如海道:“孝敬王爷为人刚正,一心忠君爱民,这番心思不难猜也。”上辈子他的为君之道自己看得清清楚楚,今生他又是自家义女的丈夫,两家常有来往,每每言谈举止之间皆流露出对贪腐官员的怒意,早想立威了。 长庆帝抚掌大笑。 笑完,长庆帝吩咐马平去宣孝敬亲王进宫。 听到长庆帝和林如海都赞同自己的主意,孝敬亲王大喜,道:“早该如此了。先杀一只鸡,欠银的那些官员还不踊跃归还?也就够近来的支出了。再细细查访,将那些盘根错节十恶不赦的世家一一连根拔起,不知道能得多少银两充入国库!” 长庆帝莞尔道:“你如何知晓抄家能得极多银两?先前太上皇在位时,也曾抄没过百年世家,最后数目并不见多。” 孝敬亲王眼睛一瞪,道:“那是父皇没想到派去的人中饱私囊!陛下有所不知,这抄家可是肥差,抄家的时候,那些主事的做事的谁不伸手捞些好东西?明明其家存有百万之巨,他们贪去一半儿,还皆大欢喜呢!” 长庆帝素喜这位弟弟,闻言不解,道:“何以皆大欢喜?” 孝敬亲王道:“陛下是上天之子,哪里晓得下面为臣之道?那些去抄家后贪污的人得了好处,而被抄家的人因银子少了,罪名减轻,岂不是皆大欢喜?即使明知抄家的人贪污了自己的银子,他们也不会说他们家曾经贪污了多少银子,那样罪过更重了。所以,陛下明儿若是抄没罪臣之家,千万记得交给臣弟,臣弟可没有那些私心!” 长庆帝知道孝敬亲王为人最是刚直不阿,闻言笑道:“好,甄家就交给你了。” 孝敬亲王一惊,旋即大喜,道:“陛下打算动甄家了?我只道陛下还要等等,多网罗些甄家的罪证,最后给予重击呢!” 长庆帝淡淡地道:“此时罪证已经足够甄家定罪抄家,何必再等?多等一日,他们便多一日耀武扬威,所苦者仍是无辜之人,朕心何忍?不如如今先抄了家,收了监,再慢慢详查,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想必到那时有许多官员都愿意举证甄家之罪,也可以令官员任由百姓诉说甄家所作之孽,免了咱们劳心劳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