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0节 (第4/9页)
卒浴血沙场,夏侯惇精锐尽出之下虽将敌军阵型不断压缩却始终无法突破龙骧军的核心部分,他倒不是不想用虎豹骑来打头阵冲垮对方的防线,只是徐晃的稳进没有给他机会。 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公明是在进军的同时命人快马报与贾诩郭嘉二人的,收到军情之时青县之战已然展开,虽然徐晃此举有些出乎二位军师的预料但这时肯定不是论证其中得失的时候,兵贵神速,哪怕龙骧军此举有差二人亦要尽全力去配合前方大将的行动,至于责任如何只是战后之事!其实以贾郭二人的眼光自不会看不出这番危机之中隐藏的战机,只不过天子之命是让其尽量稳进罢了,既然徐晃已然做出了抓住敌军主力的选择,燕军各军的动作就要变得迅猛起来。 让贾诩郭嘉二人感到欣慰的是严纲、华雄甚至是远在百里之外的太史慈高顺等将都在自觉的配合着徐晃发起的这场攻势,他们实现没有商量而是完全凭借敌军调动所作出的判断!白马营西凉营快马猛进不及损伤的向曹军虎豹骑发动冲击,敌军越是想要脱离他们就越要死死纠缠下去。以徐晃龙骧军之能就算面对十万曹军步军纵算不敌亦可支撑很长的时间,可在苦战之中再面对敌骑的突袭就会相当危险,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赶上去让夏侯渊曹纯等人无力分心他顾。 与之一般高顺对曹昂等人丢弃城塞的举动根本不屑一顾,敌军的动作如此迅捷他就更有拼死阻击的必要,太史慈对孙策的牵制也是一般。本来燕王有令在情况明晰之前北平军队荆南士卒以牵制为主不必正面与之激战,但在战场上军情就是命令,敌军忽然有所异动子龙子义就绝不会坐视,另一个时空之中那场神亭酣战却在南阳上演,常山王更是以一人之力力敌包括江东悍将周泰及老将黄盖在内的四员上将,涙无痕的镔铁齐眉棍砸断了程普的铁脊蛇矛,整整四个时辰的厮杀北平军硬是未让孙策麾下向北一步!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荆襄之战 七 等待刘云与孙策方面接触的消息亦是燕军暂时按兵不动的原因之一,以目前南方三雄的形势刘毅亦只能选择荆南方面下手最为实际,但初步传来的讯息却并不乐观,孙策仍然在犹疑之中摇摆不定甚至都没有针对刘毅提出的条件作出表示。这个心理朗生倒也能理解,一方之雄又有哪个愿意屈于人下?不过显然他是绝不会给小霸王太多的时间去考虑的,你不是犹豫吗?朕就要用强大的军事压力逼你表态,随着燕军的不断进展对方可以回旋的余地只会越来越小,到了他不足以对大局有所影响的时候,恐怕刘毅也懒得再去与之磋商。 还没有等天子诏令太史慈的北平军已经和荆南士卒硬碰硬的交上了手,虽然孙伯符占据了一定兵力的优势可此战打下来却没有在燕军身上占到任何的便宜,论步战此时的孙策军的确要差了一筹。当然在初步试探对方态度之后荆南方面并没有竭尽全力,赵云太史慈的决心极为明显,你不北进便罢,若要北进北平军便不惜尸山血海!这近七万士卒已经是孙策步军战力的精华所在,怎肯轻易与对方拼命? 因此除了一开始的激战之外后面的两个时辰双方虽还在交战却已经都保持了一定的克制,战阵之上没有优势,斗将就更要明显的落于下风,孙策与太史慈这对宿命之中的劲敌酣战近二百合依旧不分胜负,赵云以一人之力迎战包括九江周泰及老将黄盖在内的四员大将虽是吃力但却处下风而不败,待得涙无痕击败程普来与之联手便立刻将局面挽回,当然此战之后子龙因此举还受到了天子旨意的斥责,如今三弟已是常山王之尊,又怎能似前一般身先士卒与战阵之上? 孙策可以因为北平军的决绝而不尽全力,曹昂就断然不会如此了,高顺的辽东军在阻击之中所承担的压力便要远超前者,一个时辰厮杀下来他就付出了将近四千精锐的伤亡,曹军的疯狂冲击亦出乎了敬方的意料之外。不过越是如此高顺就越不能放这支敌军过去,否则辽东军可以得到保存,但友军说不得就要因此而遭受沉重的打击,在燕军之中向来有着这样的惯例,在不涉及战略利益的前提下要将同袍看得比自身都重。在战场上你随时都能见到士卒们奋不顾身的为同伴挡刀挡枪,各部之间一方陷入危难就更是八方来援,刘毅是最为强调团队合作精神的,此处也许会被敌军加以利用但始终利大于弊。 敌军如此行动必有所为,高顺的决心下的更快,不管曹昂曹仁等人所去何为他都绝不会放之过去,除非辽东军全军尽墨,而一个时辰之后当他从后军收到青县之战的消息时这份决心便更为坚定,且对徐晃的用兵决断与勇气亦衷心佩服,在这样的敌我形势下敢于将计就计做出进军的举动本身就要承担天大的风险,非为大将者难以担当。 北平辽东二军距青县两百余里尚能迅速作出反应根据敌军的动向来策应友军的行动,近在龙骧军左右两翼数十里的西凉白马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