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三国_第27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0节 (第3/9页)

讨实战经验丰富无比,一番取长补短之下也就有了此次荆襄决战之中燕军的这种战术运用,可说是将所有的优势都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倘若是换了面对别的对手,哪怕依旧是兵力处于劣势,曹军依然可以利用处处城塞来消耗对方的锐气与战力。可自从兖州之战几番攻坚之后,燕军在攻城间对步炮协同战术的运用亦是越来越为纯熟,燕地先进的军用科技与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结合起来似的朱雀营器械营的继续作战能力大增!本来就有着兵力上的优势再加科技上的领先,这二者相辅相成之时再想加以限制对曹军诸将而言乃最大难题。

    按照贾诩郭嘉二人的分析,荆襄之战中曹军想要正面有效的抗击燕军的进击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地形之利来补兵力之不足,尽量采取阵战来避开对方的器械之利,可如此一来必然就会陷入消耗之中,就算没有器械之助,燕军在夜战之中的能力也绝不会弱于对方,双方互有折损的情况下一方补充迅速另一方却需要时间消化战场形势的变化就可想而知,只要燕军保持眼下的战法此战就可立在不败之地。

    鬼才毒士皆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战事,便是换位处之面对敌军如此厚重的攻势他们亦难有良策应对,曹营一干谋士虽亦是多谋可实力上的差距在此时绝非一两条计策就可以弥补的。夏侯惇对上徐公明,二将统军之能相差无几,兵员素质与cao练亦可谓平分秋色,但随着燕王的登基称帝燕军本就旺盛的斗志又再提升几分,反观曹军则因连连失利而军心难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唯有一场大胜,可曹营众人绞尽脑汁前线却还是节节败退一胜难求,南郡战局形势愈危。

    九月二十三,经司马懿刘晔程昱等人几番谋划变换阵型,夏侯惇的八万曹军与南郡青县近郊与徐晃的龙骧军展开会战,史称“青县之战。”。也许在此战之中双方投入的兵力与大战波及的范围都不能与汉中或兖州之战相比,可却因为它代表了燕军步军骑军配合的一个崭新高度而载入史册,各兵种各部之间的协调亦是近乎到了天衣无缝。

    青县之战伊始曹军利用地形之利为燕军设下了一个口袋阵,虎豹骑通过种种佯动也到了战场四周,程昱司马等人用意便在依仗局部兵力优势与地利对燕军王牌龙骧军做出极大的杀伤并借此战之胜而一振曹军低迷的士气。夏侯渊曹纯二人将分别牵制严纲白马营与华雄西凉营,夏侯惇全力以赴对付徐晃!八万对五万,考虑到龙骧军的战力这个优势并未显得太过巨大,但却已经是曹军能够做到的极限了!曹昂曹仁于禁等人被高顺辽东军与周仓的玄武营牵制,孙策的荆南士卒则遭到了太史慈北平军的突袭,这一战子义领军亦可谓迅如闪电。

    荆襄这场局部决战刘毅身在北平指挥权便交在了贾诩郭嘉二人之手,就是常山王赵云出汝南与之协作亦要听从军师调遣,同样战场形势瞬息千变,身为统军大将徐晃亦要根据眼前敌情的变动临机做出处置,到了主力军统领这个级别,都会拥有战场擅专之权!但权利义务向来相对,这个权力一旦动用大将们就要承受因此产生的职责。

    贾郭二人身负全局之重不可能随时处在最前沿,军令哪怕下得再细也绝比不上前线军情变化的速度,更不可能将所有变化都事前算尽,既然对眼前军情有着明确的判断又要敢于承担职责随机应变,一军大将岂是易为?徐公明忠勇刚毅不但将略无碍更是勇于担当,明知敌军可能有诈但他依旧鼓勇而进,凭的就是对自己麾下战力的了解以及对同袍的信任之情,此行虽险但可能抓住敌军主力亦是值得一冒。

    昔年刘毅率军增援北海徐州而回,袁绍派田丰为使说动黑山张燕与沿途之上伏击幽州北归大军,那一趟随军的军资可谓丰厚之极,洛县一役,刘毅明知对方十万大军为他设下伏击圈却依旧率领万余精锐置身其间,一场大战下来十万黄巾皆为幽州军所破,让天下再一次见识到了幽州军的强悍。张燕与孙观等人也就是从那一战起对刘毅心服口服,后来黑山近百万之众撤入幽州亦是拜这震惊天下的一战所致。

    今日徐晃立定决心要效法天子当年,誓要为中心开花之法,给予荆襄一带的曹军主力以重创,不过刘毅其时虽是面对十万黄巾,但其中尤以乌合之众居多,眼前的曹军则不然,论战力要远胜黑山张燕及泰山五寇麾下。徐公明亦非头脑一热做出的决定,纵使连战连捷他还保持着为将者的冷静,有着广阔的纵深燕军想逼曹军决战并不容易,这次将计就计的进军是他反复衡量两军局势之后方才断然行之。

    龙骧军在徐晃的率领之下进军勇猛迅速,敌军既然如此,曹军的迎击自也是全力以赴,青县一战初始之时在准备较为充分的优势曹军冲击之下龙骧军战斗的十分辛苦,他们要同时面对三个方向杀来的敌军还要随时保持严整的阵型以防备敌军骑兵随时可能发动的突击,徐晃亲临一线指挥作战与一众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