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1节 (第4/4页)
连续数次协调,确定扩大兰州机器局的规模。这已经是国内唯一一个还能安然三班倒生产的大型兵工厂了。 蒋光头和吴子玉的代表,干脆就每天焦头烂额地坐在兰州机器局的接待室里,唯一的事情,就是争执当天生产出来的军火划分比例。 广州失陷后,蒋光头也买不到国际上的军火了。 中缅交通虽然还是崎岖的车路相连,但是控制缅甸的英国人,看不得北方军的崛起,背地里还是纵容日本人的,没有捣乱就算不错,如何会主动帮助蒋光头开辟缅甸通道。 当然,广州失陷后,重新标注作战地图的北方军或关东军,都意外发现了另外一个重要攻击目标,葫芦岛也是一个港口,营口自然也是一个港口,大连更是如此了。 第一四七章 低劣的武器 东北的战事总是那么扑朔迷离,但总体形势却似乎还是比较清晰的。 北方军失去了技术兵器的优势,在机动作战兵力上显然不如关东军的充裕,暂时无力发动新的进攻。关东军虽然装备了新式的坦克和反坦克炮,可惜数量上的差距,使得大规模突击围歼北方军主力的想法只是一个笑话罢了,到处发动的所谓反击,始终没能形成态势上的进攻。 因为空中优势,被北方军牢牢掌握在手里。 一旦突进的日军大部队,被空中轰炸截断了后勤补给线路,再好的火炮和坦克,也只能饮恨在质量不足数量却多多的北方军装甲集团手上。 北方军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巨大的战略优势,关东军马上也就领教到了。 在东北战场,关东军获得补给的线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利用安奉铁路,也就是安东到奉天的铁路线,将过境朝鲜的物资运抵东三省。另外两条则是直接走海路,要么到旅顺口上岸,要么到营口上岸,尽可能就近补给。 关东军从张学良手上缴获的奉天兵工厂,生产的军火主要供应伪满洲国的那些伪军部队,自身的补给还是更多的依赖于日本本土的输送。尤其是在东三省收刮的大量战略物资,也是必须通过这三条线路,源源不断输送回本土。 空袭疏散开来的军队是很难的,但是轰炸固定的港口、铁路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尤其是北方军探索出使用轰炸机攻击货船的方式后,在茫茫大海中行驶的日本货船自然也是目标之一了。 甚至于在国内战事中,不怎么好用的地毯式轰炸,在国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地面战事不顺,空中行动自然就加强了。 辽东湾营口港,天气着实不错,晴空万里。码头上人来人往,被日军强行征用的劳役,正在紧张装卸着货船上的物资。 据说曾经有一艘货船,在大海深处被北方军的轰炸机击沉过,但是后来就没有听到过类似的消息,营口港的海路交通依旧繁忙得很。 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抓紧运回日本了,光是靠南满铁路或是安奉铁路都还是不够的,不少物资干脆是顺着辽河下来,直接到营口装上海船。 伪满洲国的几名伪军,几鞭子抽在一旁干活的苦力身上,对着苦力们骂骂咧咧,拳打脚踢,转头却对背后看笑话的日军谄笑不已,香烟更是递得辛勤。 一名年轻的苦力,面黄肌廋,满额头冷汗直冒,一不小心脚步踉跄倒地,结果将肩头的一麻袋粮食撒了出来。 旁边的一名伪军顿时大惊,抓起鞭子就是一阵疯狂的抽打,破口大骂,“他妈的,这袋粮食比你金贵多了,你找死吗?” 年轻苦力只是抱着头在地上翻来翻去,尽可能避开鞭打到头上,嘴巴只有一阵阵惨呼了。 忽然,年轻苦力睁大眼睛,对着天空说道,“爷爷,我又看见海东青了?好多呀!” 伪军有些不知所措,以为将苦力打出问题了,只好停手晦气地说,“搞什么吧唧,不会神经病了吧?” 可是倒在地上的苦力,依然是用不可思议地眼神看着天空。 仿佛瘟疫传染似的,一股奇怪的气氛顷刻间弥散开来,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了不对劲,有些茫然地抬起头来。 抽鞭子的伪军浑身一个寒颤,终于也抬头看向苦力眼神所向的位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