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9节 (第4/4页)
的话,一天就可以提供超过十个飞行中队二百四十架p12战斗机。 如果不是阶州训练大营每年至多只能培养出一千名飞行员,估计北方军政府上空早已经是飞机满天飞了。当然,军政府储备的汽油也是远远不够的,中国至始至终是一个贫油国,绝大部分汽油都要靠进口。 这些都是大规模战争的底蕴所在。 在姚南地区,眼见只能被动挨打的第十四师团心有不甘,鼓起勇气发起了一次强有力的反击作战。 三十多辆**式甲型坦克分成三个三角形梯度,在后方一个步兵大队,以及联队直属炮兵中队的支援下,悍然冲出姚南南部,向邓宝珊军团发起快速反击作战,力图冲进北方军防御圈内摧毁规模庞大的北方军炮兵部队。 坦克反击战刚一打响,双方的战斗机部队就已经纠缠在一起,再次进行漫天飞舞的空中格斗。北方军的p12战斗机群凭借着庞大的数量,已经逐渐开始取得制空权。 邓宝珊军团北部作战群指挥官,当机立断,也派出阵地最前沿的一个坦克营进行反冲击,防止日军的坦克部队一举突入防御圈。 作战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夏尔b1坦克最厚装甲25毫米的优势,终于彻底发挥出来。日本人**式甲型坦克虽然使用锻压镍铬合金装甲,防弹性能略高于渗碳钢装甲,但是只有17毫米。 差别过于悬殊的结果,就是第十四师团的坦克部队还在冲击的半路上,就被北方军的反击坦克一一击毁,北方军只损失不到一半的数量。 但是马上就轮到北方军的夏尔b1坦克悲剧了。跟进的日军步兵部队,立即组织了大批的敢死队员,毫不顾惜伤亡,利用人命绕开正面冲锋,居然使用集群手榴弹将剩下的夏尔b1坦克摧毁了大半。 最后几辆夏尔b1坦克,只是在后来紧急增援的另外一个坦克营的支援下,才侥幸逃得生天。 地面攻击和反击时间不长,几乎是一逝而过,但是双方都是伤亡巨大,尤其是日军的步兵大队,差点被后来增援的北方军坦克连给打残了。 北方军证实了自己的坦克远胜于日军,日本人证实了使用人弹战术完全可以克制坦克突击,双方顿时都大松一口气。 根本就是迥然不同的判断。 北方军更是坚定了发展装甲力量的决心,同样的兵力可以成倍的增加战斗力罢了。日军则再次忽视了装甲力量的研制,更痴迷于乃木希典发明的人弹战术。 第十四师团坦克力量被歼灭之后,无论是对据守姚南的日军还是伪军士气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种情势下,第八、第十两个师团被迫放弃了伺机而动的战略,紧急增援姚南。姚南战役最终演变成了双方的消耗战。 第一一二章 两线压力 深秋的初晨,雾水依然十分浓厚,尤其是在湖泊旁的伊尔库茨克。 城池西侧数十公里远,就是远东共和国据壕死守的三道纵深防线了,只是最前沿的一道战壕被战火久经摧残,早就残破不堪,最多只能算是一道有众多火力点的警戒线罢了。 白俄军保尔士官看着观察哨外面浓重的晨雾,视线很差,只好不满地嘀咕了一阵子,随手拿起一瓶伏特加,狠狠地呛了一口。 浓烈的伏特加,顿时让保尔士官郁闷的心情一下子舒畅起来。 伊尔库茨克防线已经好几年没有开战了,不少潮湿的堑壕内都发出了霉烂的气息。但是令保尔非常不满地是,短暂的和平却没有给远东共和国带来富裕的生活,看着背包里坚硬如石块的黑面包,他不由咒骂了一通仿佛如吸血鬼的北方军政府。 远东共和国人口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万,还得到了仇恨苏俄的西方列强大力支持,但是却依然没能集聚起足够的财富,因为大部分的国家财力都用在购买北方军政府半强制输送的那些军火弹药上了。 北方军政府成为了白俄百姓心中仇恨的第二对象,仅次于不把人命当回事的苏俄了。 把手中的酒瓶放在观察哨的窗口,保尔吁了一口气,准备叫醒手下换班了,“伊万,该死的,起来换班了。” 躺在低矮的弹药箱上打呼噜的伊万翻了个身子,居然没有在狭窄的木箱子摔下去,显然是丝毫不理会。 保尔也不客气,一脚就踹了过去。 哎呦一声,被踢中背部的伊万,疼痛地一跃而起,马上就看到了怒目相视的自己保尔士官,只好讪讪而笑不敢争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