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1节 (第1/4页)
白银价格依然在缓缓下跌,而黄金价格却在高位运行。无论南北中国,每天都有成群结对跑到北方银行办事处用白银兑换北方币的举动。 北方银行敞开大门,不动声色的全部收下了看上去日渐贬值的白银。当年克劳泽坚持用黄金作为北方币的本位币终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北方币始终保持了足够的币值,没有像银元一样随着白银贬值而贬值。 只要甘肃不乱,北方军政府就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生产出足够的商品对抗廉价的无可比拟的洋货冲击。必要的时候,陈安会祭起更便宜的军火这个大杀器,赚取高额外币采购大量国外机器设备,对进口洋货进行反冲击。 随着形势的发展,北方军政府高层愈发感觉到危机日渐临近了。 进入三十年代,几乎停滞了十年的全球军火研发忽然在一夜之间火热起来,难道是各国政府凑巧在同一时刻发现这个地球实际上并不安全? 出口遭受重创的日本,顺利地在美国人那里贷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美元贷款,从而几乎是一个飞跃般的更新了自己的工业生产能力。嗯,日本人主要提升的是军事工业体系。 德国人也是如此。法国人从德国撤军了。重新起步的德国人,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找人贷款,美国人马上就贴了上去。 现在的美国,在那些财团的秘密金库内,大概有着堆积如山的还泛着油墨清香的美元新钞。不能直接扔进自己国内,否则就麻烦了,但是扔到国外去,然后别人挥舞着美元向美国订购一切物资,刺激国内的生产,却是一个非常美妙的作法。 最让北方军政府胆战心惊的是,居然有二万多家美国企业冲进了被称为邪恶国度的苏联,堂而皇之地做起了一切可以赚钱的生意。这是秘密在苏联国内收集苏德军事技术合作的暗探们,一脸不可思议地看见的。 苏联的工业体系在美国人的帮助下,磕磕碰碰地建立起来了。苏联人的军事技术,也在德国人的合作当中,非常有效地得到了迅速发展。 只是有意无意之间,苏联人的工业体系几乎全部偏向了重工业,轻工业不仅是少得可怜,甚至还不如重工业的零头。 不仅是苏联的工业体系貌似出现了扭曲,就连日本也是如此。日本的军事工业体系,虽然也形成了较大规模,但居然是以手工作坊作为整个工业体系的基础,这实在太让人难以想象了。 而德国,却被引向了另外一条路,精益求精的产业体系,带来的不是更大更多的生产量,而是勉强够用的精品产能。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有着大本营军火车间的存在,北方军政府或许也会走上苏联的这种不顾一切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产业体系。 借着庞大的美元贷款,德国人购买了英国佬的维克斯坦克,悄悄运到苏联,搞起来联合研制新型坦克。同样借着足够的美元贷款,日本人不仅购买了法国人的纽堡21战斗机,还突发奇想,认为未来有可能要对北方军控制的中国腹地发动超远程空袭,脑子一热就决定要搞一种作战航程达到2000千米的重型轰炸机。 收到订单的三菱公司根本没有研制这种超级飞机的能力,只好从德国购买了去年刚研制的容克斯 g.38 客机,进行修改后拿来糊弄日本军部。容克斯 g.38 客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陆上飞机,四引擎,航程达到3460千米,能够搭载34名乘客与7名机组人员。 结果日本人的假想敌北方军还没来得急反应,和日本人眉来眼去的苏联人却大受刺激了,立即挤出一部分美元贷款,准备开工研制航程也超过2000千米的tb3重型轰炸机。 装备上开始落伍的北方军,终于急了。 第七十章 夜色征兆 事实上三菱集团拿来糊弄日本陆军的所谓重爆轰机,也就是德国容克斯g.38客机的日式改造版本根本就不成功。日本人将轰炸机称为爆轰机。 最初型号最大载弹量虽然达到了五吨之多,但是最大速度却只有201千米每小时,即使是原型容克斯g38客机也只有230千米的最大时速。改成军用轰炸机后,最大航程显然短了很多,但依然超过了2000千米。 如果日本人采用自杀式攻击方式的话,这种笨重的重爆轰机,可以从日本关东军控制的大连起飞,狂奔1600多千米直扑北方军阶州大本营。至于海参崴,更是会落入以本州为基地的重爆轰机的作战范围之内。 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这种重型轰炸机速度慢得可以,甚至北方军使用旧式斯帕德s.vii战斗机,只要抢占了站位进行伏击依然是可以击落的。 这也是日本人迟迟未能将这个型号定型的原因,虽然图纸和试验机早已出来,但是迟滞三年后才正式定型命名,即使如此依然没有能大量生产。 但是北方军大量装备的德式1914年式77毫米高射炮就不是很得力了,不仅射速偏慢,而且射高对于30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