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_第1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4节 (第1/4页)

    陈安摇摇头,“严冬就要了,据那些有经验的老农说,今年可能是近十年来最寒冷的冬天,我怕除了那种烧炭车,飞机等其他机械都动弹不了。”

    已经就任副参谋长的邓宝珊琢磨了一阵,“五百吨黄金,他们押运的兵力至少不会少于一个团,就是空降营成功设伏,估计也吃不下来。”

    徐永昌皱着眉头说,“既然严寒让我们走不了,他们没有烧炭车应该更走不了,靠马车雪橇是拿不走五百吨黄金的。”

    陈安眼睛一亮,“是了,这批黄金肯定是秘密起运的,甚至可能远离撤离的大部队,只要切断他们的联系,又设法让他们被迫停在特定地点,然后利用一支部队秘密部署在附近设伏,然后用烧炭车运回来。”

    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干了,陈安马上转头朝向虎子,“虎子,你亲自去一趟,带上一些好手。还有伏击部队,就由寿山选一支精锐部队出击,只能一个营,你还要负责把黄金运回来。”赵寿山曾经专门指挥一个突击营长途跋涉赶赴延长油田,对这种偷偷摸摸前进的事情有经验。

    坐在一侧的赵寿山兴奋的应了一声,总算有一个好差了,作为直属炮兵旅的指挥官,基本上都没有捞上什么战事了。

    虎子则心领神会的点点头,带上一些好手,看来少爷是准备出动鼠队这些神秘力量了。心中合计了一遍,虎子觉得还是慎重一点,向少爷请示是不是将三个神秘小队都出动,反正鼠队的队长几人已经在鄂木斯克了,龙队都在大本营,狼队好像在蒙古一带神出鬼没的。

    陈安没有理会虎子的沉思,既然议定一个紧急事件,就放手让赵寿山自己去策划细节了,他才懒得理会,接下来要说第二件事情了。

    “北京政府的军舰,被日本人用炮火封锁在了庙街内河口,眼看摩擦就要升级了,他们向我们发来求援信,大家看看怎么办?”陈安拿出一叠电报,有些无奈地说。吴子玉大哥亲自出面求助,不能不想办法呀。

    还真是头疼呀。

    第十八章 无计可施

    北京政府果断决策出兵海参崴参与干涉,大涨了国人志气,但是将军舰巡防延伸至海参崴更北端的庙街举措却是有些思虑不周了。

    事实上,北京政府如此大手笔cao作却是有着不得已的苦衷,乃至于无奈之下作出了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大胆举动。

    缘由就在于临时政府驻守远东的那些以谢苗诺夫为首的贪婪白俄将领们。

    虽然中国出兵公开的目的是响应协约国号召,保护本国侨民和援救白俄临时政府。但是从始至终,或者说从最低层的白俄士兵到最高层的高尔察克,对待华人如同猪狗的态度丝毫没有改变。在他们的眼中,肆意屠杀和劫掠华人财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整个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除了北方军在贝加尔湖地区大量解救华工华侨,从蒙古或海拉尔就近送回国内,以及部分华侨在海参崴得到北京政府派遣海陆军的支持辗转回国以外,其他地区的华侨被迫向那些贪得无厌的白俄军将领贡献所有财产,然后沿路乞讨向赤塔亦或是海参崴逃难。

    派兵进驻整个西伯利亚以及远东,无论是北方军,还是北京政府,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何况实力更强大的日本干涉军,抢占了远东绝大多数地区虎视眈眈不已。

    民国八年春,白俄军将领谢苗诺夫实施了一次大规模抢劫华侨行动,据说没收了伯力一带华侨至少六百六十五万卢布的财产。到了夏季,庙街一带又有华侨一千多万卢布的财产被没收。

    大批华侨被迫从庙街一带拖家带口往南撤退,但是海路被日本人阻断了,陆路又遭到白俄军疯狂的多次劫掠。

    眼看排华暴行越演越烈,甚至有可能出现大屠杀的苗头,北京政府驻俄部队终于忍不住了。在日本人的仇视和阻挠下,北京政府驻俄部队派出小部队,顽强挺进伯力、海兰泡等地,用行动向敢来sao扰的友邦白俄军表明强硬态度。

    最大的一个行动,就是将驻守长江的“江亨号”等三艘小炮艇送进黑龙江北部河道巡航。黑龙江的出海口就是更北方的庙街。

    要派军舰进入黑龙江,必须从海参崴北上沿着海路进庙街,然后才能进入黑龙江航道。

    民国八年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