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节 (第3/4页)
兵力,亲自带着一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前出到乌苏一带,协助胡景翼防守后方补给线。 胡景翼一待邓宝珊的兵力到达,马上集中全部塔城混成旅兵力。在乌苏前进机场空军飞行中队的支援下,兵分两路。一路有胡景翼带领三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北上进攻塔城,一路由董振堂带领三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西进攻击伊犁。 在兰州至古浪的铁路线上,提前竣工的古浪铁路给北方军的调动,带来了极大便利。军械署直辖的三个运输营,沿着古浪至安西,安西至哈密,哈密至迪化三段一字排开,分段运输已经完成基本新兵训练的新编组步炮各营,大范围机动入疆参战。 赵四带着徐永昌亲自赶赴迪化,准备在迪化完成最后的沙漠适应性训练后,至少向塔城和伊犁方向,增援一个混成旅的兵力规模。 战役的总指挥由胡景翼担任,徐永昌虽然是参谋本部参谋长,在北方军初初崭露头角,尤其是受到大老板的另眼看待,但是无论是资历还是军衔,都不如已经是中校旅长的胡景翼合适。 西部航空集群指挥官杜保铭,亲自驾机飞到塔城上空进行侦察,最终确认塔城方向俄军仍保持一个营的规模,但是发现其加强了至少两门76毫米火炮。 乌苏至塔城有五百多里路途,至伊犁更是六百里左右,正常行军速度都要十多天才能到达。虽然已经将军中大批的马车换成了t型卡车,但只是提高了火炮辎重等行进效率,尤其是降低了后勤补给压力,并没有减少步兵徒步行军耗费。 至于胡景翼、邓宝珊等人极其盼望的全军汽车载运方式,陈安耐心地向大家解释,生产如此众多的t型卡车需要时间不说,更是连汽油都远远不能满足。 延长油田目前只有一吨半的原油日产量,一吨原油大致可以提炼出二成的汽油、四成的柴油,也就是说日产汽油不过四百多升,只能满足十辆t型卡车的一日行驶需求。要不是大批量地从美国本土运进汽油,北方军的汽车飞机早就趴窝了。 而想要扩张延长油田的产能,只能等到延长油田驻军满编一个步兵团以后才能进行,否则万一碰到眼红的势力出兵掠夺,单凭一个步兵营防守是非常有压力的。 剩下的两个据说是产油区的玉门和独山子,虽然不存在安全隐患,可惜偏偏陈安手上一时半会没有多余的资金投进去,无法启动建设工程。 尼森伯姆倒是为陈安着想,自己掏钱垫支,在美国下一批汽油运到的时候,同船采购了一批价值五十多万银元的采油炼油设备,以及汽动顿钻等物资,还聘请了几位美国石油专家,准备前往延长油田指导扩建工程。 民国三年即将结束的时候,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忽然来到天坛,模仿明清王朝帝王登坛祭天,随后屡遭诟病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正式发布,可以无限期连任的袁世凯大总统几乎近似皇帝。国内暗潮涌动,自号帝师的杨度,大名顿时传扬大江南北。 就在陈安冷眼旁观国内政局诡谲莫测的时候,一艘挂着中立国旗号的远洋货轮离开上海码头,船上满载着陈安四处搜罗的钨、锑等矿产资源,最终的目的地是德国。 在德国弗莱堡的普勒斯乔上尉也收到了徐永昌的电报,让他推荐德国国防军现役的最新式飞机。自己就是飞行教官的普勒斯乔上尉自然满口答应了。 说来说去,这些都是小事了。 经过近一年的疯狂赶工,在耗费了天文数字般的投资后,大量应用钢筋混凝土技术,白龙江碧口水电站奇迹般的初具雏形,高大的拦水坝和引水渠道都已基本完成。虽然保留了一段今后的船只上下水道闸门,但是实际上白龙江从此被人为分成了两段。 陈安知道基本完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下令尽快启动十万千瓦级发电机组,然后匆匆溜进陈家庄军火库。输电线路早就铺设完毕,就等机组发电了。 军火库内部密室,连张椅子都没有,这是绝对隐秘的地方,反正也不会有其他人来,陈安根本没有考虑过放置桌椅的事情。 一根粗大的电缆按照以往的模式,直接连接在手提箱上。 陈安始终搞不懂,这些据说可以让人瞬间烧成灰烬,甚至让钢铁都熔化的巨大电流,是怎么被这个小小的手提箱,点滴不剩地被吸收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